张波中考研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一、中考试题分析;; 项目
年份;试题难易比例:7:2:1;(三)、试题特点;
;2、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11年;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 关于科学方法的探究题: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很多,如“模型法”、“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为各地中考试题主要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示意图等方式??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11年;12年;12年;13年;5.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近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11年;6、计算题的类型特点:
图像题(力学)、贴近生活实际(电学里的电热水瓶、电熨斗两档);11年;12年;11年;12年;近几年的热点考题,高频考点:;二、中考物理复习策略; ( 一)、研读《课标》《中考说明》,准确把握命题走向是提高复习效能的前提;(二)、科学制定计划,?稳步扎实推进;1、第一轮:拉网复习、夯实基础(大概时间:3月22日-5月15日)
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教材中每一章每 一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实验、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梳理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理解、再记忆,
第一轮复习约需四十个课时左右。第一轮所用复习材料以《简易通》为主,(内容包括知识梳理、典型例题等)。 ;2、第二轮:专题复习、能力提升(5月16日-5月31日)
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复习,让学生全面驾驭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轮复习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1)“知识板块” :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初中内容分为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声学磁学几大板块,(2) “专项板块” :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作图专题、实验专题、科学探究专题、计算等专题和社会热点专题等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相得益彰。二轮复习中要重点加强板块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提高复习的难度,;3、第三轮:综合训练、实战模拟(6月1日-6月20日)
三轮复习是在第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模拟训练使学生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1、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三定”;“四统”;“五精”;“六必”
“三定”:定时间、定课题、定主备人
“四统”:统一进度、统一内容、
统一作业、统一检测。
“五精”:精研、精选、精讲、精练、精批
;“六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
有错必纠、印前必审、发前必做。
;2、认真研究中考试题,积极搜集中考信息;
(四)、在考试前的最后几天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回归课本 (2) 、查漏补缺 重视改错在最后阶段,指导学生把以前做过的试卷,特别是后期的模拟试卷归纳整理,尤其对于当时做错的题,(看纠错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粗心造成。应查找原因,看看是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
;(3)、 加强应试指导 , 认真审题;慎重思考;快速书写;准确运算 。另外考试时还应注意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重视考前心理辅导 调节最佳状态 中考毕竟是学生一生中面临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尊心强的学生不愿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殷切希望,造成考前的焦虑心理,甚至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等现象。研究表明:适当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过度紧张,则会抑制学习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控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临考前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