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质量的改善讲述.PDF

发布:2017-06-23约1.17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太钢译文 ·65 ·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质量的改善 孙铭 山译 刘 鹏校 这种缺陷和板坯的表层特性。 1 引言 2.1 冷轧板的分层和连铸坯表层特性的关系 新 日铁钢铁公司海科莱厂的连铸机在 分层 主要集 中在钢板表面距边部 1960年就投入使 用,凭借此后开发 的 300mm之内。冷轧板产生分层部位对应的 SUS304和其他钢种的铸造技术,现在每月 连铸坯宽面位置上发现有边部凹槽,而且窄 生产3万多t不锈钢。通过开发一系列改进 面凸起。在凹槽中及其周围振痕的深度较深 铸坯表面质量的技术,生产免修磨的连铸坯, (如图1所示)。宽面不平被怀疑为是导致分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认为生产免修磨 层的原因。这一点已经通过连铸坯修磨表面 连铸坯的技术,是进一步改善质量的前提。 后进行冷轧时分层的出现得到控制的试验得 以确认。由于连铸坯表面修磨导致生产成本 2 冷轧板的分层缺陷及其形成机理 提高,所以对连铸坯的表面状况和振痕特点 分层缺陷产生在用连铸坯经热轧和冷轧 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根据观测分析的结果, 生产的 US304奥氏体不锈钢冷轧板上。为 开发出作为对策的、改善铸坯表面质量的技 了查清缺陷产生的机理,作者仔细观察分析 术 。 振痕 (OSM) 连铸方向 窄丽 起 : ● ‘c— — ● ● 主五蚤三三二二二二二二三二 的分层缺陷 扳厚 1.5mm 图 1 分层对应的冷Pa·s轧板和 连铸板坯之间位置关系 2.2 连铸坯的表面状况 对连铸坯宽面状况的观测发现在铸坯表 2.2.1 连铸坯宽面上的凹槽 面距侧边部 lOOmm左右以内的区域存在凹 维普资讯 · 66 · 2004年第 3期 EE\趟隧窨-}豇赣最 辑 ●● , 2 I 由于凝固壳的强度低。当振痕的深度为 槽(如图2所示)。用传统的保护渣 A(粘度 为0.08Pa·s),凹槽深度范围大约为0.5~ 300~m或更深时,振痕底部的温度很高以至 3ram,平均值为2mm。图3表示了测量的连 于凝固壳的强度估计为lkg/mm 或更低。 铸坯宽面的振痕深度。图中使用的是保护渣 A,发现在距边部 500mm 的宽面中心处的振 痕较深,最大值达到500~m。 板坯尺寸 保护渣 I 浅沟槽 (143X1.245mm) A —一I 2.0m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