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pptx

发布:2022-12-22约1.0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人:杨成刚 焊接工程系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及特性 类型 18-8型奥氏体不锈钢 18-12Mo型奥氏体不锈钢 25-20型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分析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分析 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接头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裂纹 点蚀 热裂纹 接头脆化 低温脆化 析出脆化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焊接接头晶间腐蚀 形成原因 焊缝区晶间腐蚀 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 刀状腐蚀 防止措施 选用超低碳或添加Ti、Nb等稳定元素的不锈钢焊接材料 采用小线能量,减小危险温度范围停留时间 接触腐蚀介质面的焊缝最后焊接 焊后进行固溶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应力腐蚀裂纹 腐蚀介质的影响 焊接应力的作用 合金元素的作用 腐蚀介质与材料组合 由于低热导率及高热膨胀系数,不锈钢焊后常常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在晶界上的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合金晶间开裂 防止 措施 合理设计焊接接头 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合理选择焊接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点蚀 奥氏体钢焊接接头有点蚀倾向,点蚀指数PI越小的钢,点蚀倾向越大。易产生部位:焊缝中的不完全混合区原因:是耐点蚀的Cr、Mo等元素发生了偏析。 防止措施 减少Cr、Mo的偏析 采用超合金化焊接材料: Cr、Mo含量比母材高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焊接接头热裂纹 形成原因 热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残余应力大 有害杂质偏析,形成晶间液膜 合金组元复杂,易形成低熔共晶 防止措施 严格控制母材中有害杂质的含量 控制焊缝金属的组织 调整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 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脆化 焊缝低温脆化:焊缝形成δ相,恶化低温韧性 焊缝σ相脆化:通常只有在铬的质量分数大于16%时才会析出硬而脆的σ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使材料的韧性降低,硬度增加。有时还增加了材料的腐蚀敏感性。 控制措施 限制钢中δ相含量,减少铁素体形成元素 对已产生σ相的焊件进行固溶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焊接工艺要点 合理选择焊接方法 控制焊接参数 合理选择焊接材料 接头设计的合理性 控制焊缝成形 焊后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及特性 小结 18-8不锈钢焊接接头区域在哪些部位可能产生晶间腐蚀,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止? 简述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热裂纹的原因?在母材和焊缝合金成分一定的条件下,焊接时应采取何种工艺措施防止热裂纹? 奥氏体钢焊接时为什么常采用“超合金化”焊接材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