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
课程代码
1524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
公共管理学、政治学
总学时数
32
周学时数
2
开课院系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
杨道田
编 写 人
杨道田
编写时间
2015 年 9 月
课程负责人
杨道田
大纲主审人
张仲芳
使用教材
谢明,《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教学参考资 料
[1] 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2]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3]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4]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5]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年版
[6]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7] 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案例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8] 陈谭主编:《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
课程教学目 的
课程内容旨在使学生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 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脉络,达 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和认识。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公共政策的概念、 主体理论、基本过程和相关方法,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概念、特 征和作用,主体、客体和环境)、政策分析的概念模型、社会问题的形成与公 共政策制定、决策行为及其心理分析、政策执行的有效途径、政策的评估与 终结等。本课程以公共政策的阶段性方法为框架,按照政策过程的发展顺序 展开分析。在强调政策科学体系规范性的同时,更注重实现政策理论和方法 的“本土化”,结合我国的具体政策实践,对公共政策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 的阐释。开阔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使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政策实践的需要,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课程教学要 求
①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公共政策学的 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 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②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尽可 能借助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 极引导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③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④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 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本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对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掌握,政策执行过程的分 析,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等。
本课程的难点是: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公共政策在制定 和执行过程,分析政策评估的标准和内容。
课程考试
1.平时成绩(30%):
考勤为 10% 、课堂讨论 10% 、课后作业 10%;
2.期末考试(70%)
二、教学时数分配
章
目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教学时数分配
章
目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课堂讲授
实验(上机)
一
绪论
2
2
0
二
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
4
4
0
三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6
6
0
四
政策制定
6
6
0
五
政策执行
4
4
0
六
政策评估
4
4
0
七
政策终结
2
2
0
八
西方最新理论介绍、复习与答疑
4
4
0
合 计
32
32
0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公共政策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依据,认 识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掌握公共政策的含义与公共政策的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难点:公共政策的类 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梳理
·理论的形成:具体与抽象(concrete and abstract)
·概念的梳理(如何定义):公共、私人、国家、政府、政治、政策、制度、决策、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分析、公共政策、政策分析
·政府的决策困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人民中这部分人与那部分人的利益;人民 这方面利益与那方面利益;发展得快一点、激进一点还是慢一点、稳妥一点;
第二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第三节 什么是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的基本类型
·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的区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