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完整版).pdf

发布:2020-12-13约4.85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 页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 填空单选题 11. 《十三经注疏》包括《诗经》《尚书》 1.“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周礼》《仪记》《左传》《公羊传》《谷梁 2.“训” 《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 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说“说教才,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 1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的注本有李善注 《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 和五臣注。 言者,旧言也,十口人前言也。 13.关于注音,早期一般用直音法,反切注 3. 《毛诗诂训传》和《尔雅》这两部书都是 音。 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 14.汉魏六朝以来利用“ 四声别义”这一特点 4.古代注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毛诗诂训 给古书注音。 传》。 15.朱熹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论语 5.古代辞书式训诂实践成果是,《尔雅》。 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 6.黄侃对“训诂”的总称的解释是:“训诂者, 16.凡遇原文有误字误读须更正的,使用的 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术语是当为(当作) 7.训诂学的核心是解释字词。 17.使用之言(之为言)这个术语时,表示 8 .解释语义的专著分为三类:①总释群书 的是声训。 语义的。如《尔雅》②专释一书语义的。 18.揭示同义词内在联系与区别的术语是浑 如《毛诗传义类》或《毛雅》③解释部分 言、析言。 词语的。如《经传释词》《方言》。 19. 用来指明文句中的虚词的术语是辞 9 .音义兼注的专著有陆德明的《经典释 (词)。 文》。 20. 《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 10.《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就是毛亨 思。”毛传:“思,辞也”。辞,指虚词。 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陆德明 21.表明某字当读本音的术语是如字。 的《经典释文》。 22.下列著作属于俞樾的是《群经平议》《诸 第 2 页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 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 是偏义合成词。 23. 《读书杂志(记)》作者王念孙。 35.“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军” 。缓急 24.句读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何休《公羊传 是偏义合成词。 注•序》。 36.“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爪牙是合义的 25.分析字的形体结构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 合成词。 为目的。 37. 比如《说文•老部》:“老,考也”,“考, 26.经常使用的训诂方法是以形索义。 老也”,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互训。 27.“名无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38.“负,背也,置项背也。”它的训诂方式 异于约者谓之不宜。”这段话描写了音义 是推因。 关系的偶然性和约定性。 39.“蛊,腹中虫也”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义 28.因声求义的重要轨道是通假借、明方言、 界。 寻语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