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讲课.ppt

发布:2017-05-08约9.44千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发生在生活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糖类物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为其它重要生命物质的合成提供碳架。 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有氧呼吸: 是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 是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将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产物可以是乙醇或乳酸: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 (1)没有氧气参与; (2)底物氧化不彻底,中间代谢产物少; (3)产能少;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呼吸作用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能量,并转换成生命活动可利用的形式(ATP),供生命活动之需 。 (2)呼吸作用为细胞内其它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中,糖类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成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进一步合成其它重要生命物质的原料。 (3)呼吸作用在植物的抗病免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呼吸作用的指标及测定 呼吸作用的指标: (1)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 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体部分O2的吸收量或CO2 的释放量; CO2(O2)mg/ g(FW or DW)/h 也可用干物质的消耗量来表示。 表示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即呼吸代谢反应的反应速率。 (2)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也称为呼吸系数(respiratory coefficent),是表示呼吸底物性质和供氧状况的指标。即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放出CO2与吸收O2的摩尔数之比: 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 碳水化合物: C6H12O6+6O6=6CO2+6H2O RQ=1 脂肪、蛋白质: C57H104O6+78O2=57CO2+52H2O RQ ? 1 有机酸: C6H8O7+4.5O2=6CO2+4H2O RQ?1 当供氧不足时,RQ增大,无氧呼吸时,RQ无限大。 呼吸指标的测定: 1、微量检压法(瓦氏呼吸计法):测定O2和CO2的交换量(呼吸速率和RQ); 2、氧电极法:测定氧气的吸收量; 3、CO2释放量的测定——小筐子法、干燥器法等; 4、红外线吸收法:红外线CO2分析仪; 第二节 植物呼吸作用的代谢途径 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底物降解的多途径、电子传递的多途径和末端氧化酶多样性。 底物降解主要有: EMP-TCAC途径; 磷酸戊糖( PPP)途径; 无氧呼吸途径等; 一、糖酵解(glycolysis) 是指淀粉或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氧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由于糖的氧化分解是脱氢氧化,没有O2的参与,故称为酵解。该途径简称为EMP途径。 EMP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六碳糖经磷酸化后先裂解为2分子三碳糖,然后再经脱氢氧化转变为三碳酸——丙酮酸。 Glucose 经EMP途径分解为2pyruvate,并产生2ATP和2NADH+H+: 二、三羧酸循环(TCAC) EMP产生的Pyr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经TCAC彻底氧化分解为CO2。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为CO2的循环反应途径三羧酸循环(TC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或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 TCAC的全过程可分为:乙酰CoA的形成、TCAC的运转两个反应阶段。 常见的辅酶和辅基: NAD+: 辅酶I,烟酰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