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DB43/TXXXXX—2022
博落回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博落回种子、种苗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采收和处理、种苗培育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中药材博落回的种子、种苗生产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博落回Macleayacordata(Willd.)R.Br.
博落回属于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果荚入药,提取其中的生物碱进行兽药的开发。
3.2
博落回种子MacleayacordataSeed
博落回植株生长经开花、结实所形成的植物学种子。3.3
博落回种苗MacleayacordataSeedling
博落回种子经播种、育苗而成的健壮植株幼体。3.4
博落回种根Macleayacordataseminalroot
2
DB43/TXXXXX—2022
博落回植株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健壮子根。
3.5
博落回良种MacleayacordataFineSeed
用移栽后1年~5年生的博落回优良植株的优良种子繁殖生产的种子、种根和种苗。
4产地条件
应符合GB3095、GB15618、GB5084标准。
博落回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肥、怕涝,有较强的耐旱力和抗寒力,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土壤长势健壮。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8℃。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南至广东,西至贵州,西北达甘肃南部。生于海拔150-830米的丘陵或低山林中、灌丛中或草丛间。
5种子采收和处理
5.1种子采收
于8月中旬~9月上旬采收移栽后2年~5年生博落回植株所结的种子,9月下旬~10月上旬采收一年生博落回植株所结的种子。当种子的胚乳为黄色浓乳状时收获。采收时将果穗摘下置于室内阴凉处,经2d~3d后熟,待果荚完全干燥后脱粒。
5.2种子质量
种子要求饱满,无病虫害,千粒重≥0.87g,种子发芽率≥65%。
5.3种子处理
5.3.1脱壳
选择晴天脱粒,要求种子净度≥95%,水分≤13%,分户分田块,选用脱粒机进行脱壳,量少时可以通过敲击揉搓过筛。
5.3.2摊晾
将博落回种子摊放于阴凉湿润的地上,厚约3cm,每天翻动3次,经7d~8d后,种子变为棕黑色,除去杂质,即可贮藏。
5.3.3冷藏贮存
采用密封袋装好种子,于2℃~6℃的温度下贮藏5~6个月。种子贮存期应随时检查水分。
6种苗培育技术
6.1育苗时间
博落回的育苗时间分为冬季(立冬前后)和春季(立春前后)。
6.2种子处理
3
DB43/TXXXXX—2022
将博落回种子放置在(45~50)℃温水中浸泡15min,然后转到30℃温水中浸泡(10~12)h,或直接用100ppm赤霉素浸种10-12h捞出,沥干表面水分备用。
6.3育苗方式
大田直播育苗、分根育苗、大棚育苗钵育苗等方式。
6.3.1大田直播育苗
根据《博落回标准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按(100~110)cm×株距(75~85)cm的株行距准备定植穴,加小拱棚或干草覆盖,出苗后及时揭除地膜,每穴播种(5~8)粒,苗齐后每穴留2株壮苗。
6.3.2分根育苗
按(100~110)cm×株距(75~85)cm的株行距准备定植穴,冬季将带有芽孢的博落回种根直接移栽至穴内,出苗后每穴留2株壮苗。
6.3.3大棚育苗钵育苗
选用直径(5~8)cm,高(6~9)cm的育苗袋;把湿润的轻型复合育苗基质装入育苗袋后摆放在排水通气的环境。将经过前处理的种子播于育苗袋内,每袋(5~8)粒,种子表面不覆土,淋透水后拱透明薄膜。
6.4肥水管理
出苗前畦面要经常保持湿润,出苗后至长出2片真叶,必须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可结合浇水进行2-3次追肥,追肥量要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则。按照苗床每667m2用尿素或三元复合肥2-3kg。
6.5除草
博落回苗床应及时拔除杂草。
6.6匀苗
幼苗过密时需匀苗,于植株达3~4片叶时进行,苗间距以1cm为宜,以后根据出苗和生长情况,进行多次匀苗。
6.7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