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山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凤凰小学校本教材“河阳文化” 河阳山歌
PAGE
河阳山歌历史的回响
如果说诗歌是时代的灵魂,那么,山歌就是历史的轨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孕育无数灿烂的文化,河阳山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河阳山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它以凤凰镇为传承中心,分布在河阳山的周围地区。由于河阳山歌存在于江南水乡的纯农耕圈内,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独立地生存着,它传承性强,又是过去农村中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并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目前河阳山歌共搜集到三万余行,再加上近万行的宗教仪式山歌,共有近四万行。其中,《圣关还魂》全长有6448行。《汝河山歌》、《老姐嫁人》、《天门阵》、《荒年山歌》、《断情歌》、《沈七秀》都是原创的完整的原生态山歌,是历代传抄本。共有民国时期的传抄口袋本、十六本,其中有一本是铅印本,有几本是孤本。基本上都保留了明代以前的方言、俗语。
“嗯唷斫竹,嗬哟嗨……”嘹亮的河阳山歌《斫竹歌》在凤凰镇这个人杰地灵的沃土上娓娓唱响。那嘹亮的嗓音、那有力的节奏似乎让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祖先身旁……《斫竹歌》是河阳山歌这片灿烂星空中闪耀着历史的亮星。它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比《诗经》还早,堪称中国民间歌谣珍稀“活化石”。专家把发现北京人的周口店与发现《斫竹歌》的文化历史价值相提并论,它改写了中国的诗歌史与中国的音乐史“河阳山歌是人民的心声、民族的情结、国家的瑰宝、世界的奇葩”!
●山歌采撷●
※斫竹歌
※赵圣关还魂——谈九州
※杭铃、杭铃马来哉
※几只萝
※十字歌
※跳五龟
※抛樑歌
古老的山歌中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古老的山歌中深刻着前辈的足迹……让我们就从历史最悠久、中国最古老的《斫竹歌》开始吧!明快悦耳的《斫竹歌》是河阳山歌的一曲代表作,展示的是古代河阳人民斫竹、削竹为箭,围追野兽的劳动场景,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与自然抗争的勇气。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首远古回响吧!
斫竹歌
杭唷砟竹,
哎哟嗨!
??唷削竹,
唷唷嗨!
杭唷弹石,
飞土哟好嗨呀!
嗬哟嗨!
杭唷逐肉,
嗨哟!
杭唷!
嗬哟嗨!
小贴士:
《斫竹歌》与相传黄帝时期的《弹歌》非常相似。“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这是《斫竹歌》的歌词,它与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十分相似。一个相似之处,都采用赋的手法;另一个相似之处,都是以二言诗形式;再一个相似之处,记实的内容大同小异,特别明显之处,就是两首歌谣中的最后两句一字不差:“飞土,逐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笔下那悠然自乐的农耕生活跃然眼前。在躬耕之余,聪慧的河阳山人又创造了“三天三夜都唱不完”的惊世绝唱《赵圣关还魂》,它是迄今为止汉民族民歌长篇之最。比《五姑娘》还长,比4000多行的《汝尔歌》长出三分之一。因此,它被称为“汉民族民歌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叙事山歌”,让我们一起采撷其中的一朵吧!
赵圣关还魂——谈九州
暂时来到贵乡村,
山歌不敢唱高声。
唱高只怕高师傅,
唱低又怕师傅老先生。
中国自古有九州,
益扬青徐凉荆冀豫幽。
各地自有各风俗,
各地言语亦难同。
我国南北东西万里远,
三皇五帝万古传。
传到本朝开新元,
百国朝贺光照跃。
各国言语各统一,
不像我难同音。
唱起山歌颂国音,
经商问路缠勿清。
山歌自古祖上传,
世世代代唱勿完。
山歌唱出勿腐旧,
列位高明见识中。
山歌二字本姓农,
农夫田中作乐消忧愁。
王孙公子偷学舌,
到像官中乱鸡啼。
今日来到贵村乡,
山歌不敢乱开场。
孔子面前难讲经,
关公面前无虎将。
今朝出个观世音,
长安城里都说沉。
麻木不仁世多见,
有才有量实少闻。
仗义疏财亦有人,
救苦救难观世音。
各地建造观音阁,
女身更比须眉灵。
不唱闲文并闲语,
按了四方谈九州。
九州变成十个道,
河东河北江南道。
江南道中奇事多,
香火旺盛秀才多。
相逢乃是大幸事,
手提香篮过渡河。
行人见来一美人,
停步偷望喜在心。
后面跟个俊书生,
原是送别夜私情。
老公老婆热腾腾,
为求奴奴丈夫身。
过桥上庙去烧香,
请求神灵事来成。
三媒六证父做主,
多少私情难长久。
世人此身不常在,
小奴肚里更慌张。
执笔写出传郎手,
若然私情难成就。
只求同死合坟墓,
梦中化蝶飞九州。
西施不是凡间女,
上界天仙月里娥。
但愿人间真情在,
上界作伐有情人。
临平城外斜路桥,
出个姣娘世无双。
流云闭月羞花貌,
又是沉鱼落雁容。
八洞神仙过苏杭,
恋下红尘热闹乡。
三世断头今重逢,
作伐还魂苦成双。
结识私情隔条浜,
船来船往情又长。
木犀花开几时香,
那得人生青春长。
牡丹开出香曹州,
百花仙子下凡游。
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