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另,南海30秒水深数据 春季ST08区块海表气温分布 冬季ST08区块海表气温分布 春季ST08区块5m层温度平面分布 春季ST08区块5m层温度平面分布 春季ST08区块5m层盐度平面分布 冬季ST08区块5m层盐度平面分布 冬季ST08区块5m层海水浊度分布 春季ST08区块5m层海水浊度分布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市县统计数据的缺陷:把市县均质化,局部数据在市县全域面的平均,无法反映市县内部差异和各局部的真实情况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把主要产业数据在该土地利用类型上平均,例如,农业产值只在农用类土地上平均,轻重工业产值只在城镇用地上平均 细化乡镇的数据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海上资料欠缺 物理海洋:温、盐、流 海洋生物:全覆盖的初级生产力、海藻、其他海洋生物数据 沉积物:底质类型 陆地环境质量的数据缺乏 除补充调查外,需借用遥感手段获取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基于海洋叶绿素a进行计算的 ,主要为叶绿素光合作用速率与遥感得到的叶绿素浓度在真光层的积分 遥感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模型基本可分为两类:经验模型和生理过程模型 经验模型的精度是相当有限的,近年来已经很少使用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计算模型 中国海区初级生产力图 2011年工作计划 时间 工作 第一季度 完成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区 对现有资料深入整理,从文本资料中获得数据信息,把所有已获得的数据资料录入GIS数据库,实现可视化 市县调研(根据指标体系,争取获得到乡镇的关键统计数据,补充社会经济数据) 海上补充调查 第二季度 确定海南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技术指标体系 海上补充调查 完成所需的数据GIS化 完成政策调控的技术方法 第三季度 完成二级区划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对每个海岸带生态系统区,从现状、承载力、潜力等进行评价,综合提出该区的主导功能),编写研究报告 完成一级区划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在二级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综合得出),编写研究报告 第四季度 集中完成相关研究报告 与海南省政府沟通示范 经费使用情况 科目名称 预算 支出 执行率 1、设备费 72000 15400 21% 2、材料费 456000 370000 81% 3、测试化验加工费 320000 300000 94% 4、燃料动力费 376000 340000 90% 5、差旅费 128000 45006.5 35% 6、会议费 40000 0 0%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 0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 48000 367.4 1% 9、劳务费 232000 63600 27% 10、专家咨询费 24000 0 0% 11、管理费 32000 30000 94% 合计 1720000 1164373.9 67% 谢 谢! * 海南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技术研究执行情况汇报 课题组 2011.2.23 三亚 汇报内容 本年度研究计划及进展 数据资料搜集 研究工作 主要存在问题 下一步工作要点 经费使用情况 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年度考核指标 完成情况 完成方案设计,编写实施方案和任务合同书 完成 收集及补充调查海南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分所需相关资料 收集大量资料 完成海南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框架设计 完成 开展海南省海岸带开发现状评估技术研究 进行中 开展海南省海岸带开发潜力评估技术研究 进行中 开展海南省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研究 进行中 构建海南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划分的指标体系 进行中 技术框架(思路) 海南岛的主导功能:国际旅游岛是国家战略,长远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 指导理念: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 海南岛:大海岛 海南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分步骤 划定沿岸小流域和对应海上范围(一级区划单元) 在小流域内部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区(二级区划单元) 以海岸带生态系统为最小单元开展主体功能评价 区划微调:景观格局优化+区域均衡发展 管理调控政策() 1、划定沿岸小流域和对应海上范围 落实从“山顶到海洋”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和海岸带管理 方法 基于ArcGIS水文模型 人工干预:地势平缓地区 市县行政边界 对应海上范围(粗略) :用RS方法淡水影响范围界定海上边界,向海一侧到领海外部界限(50m-100m水深) 运用Arcgis水文模型形成的流域划分(100m) 运用Arcgis水文模型形成的流域划分(20m) 运用Arcgis水文模型形成的流域划分(20m) 2、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区 海岸带向水一侧(特大高潮可能影响的范围向海到领海外部界限) 海陆间物质循环的通畅性、景观、地貌、生物 大类:港口及其他人工岸、多石海岸和卵石海岸、泥质岸滩、沙质岸滩、河口(RS)、典型湿地(红树林、海草、珊瑚礁)、一般浅海(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