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doc

发布:2018-08-22约3.8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单幢楼房地下室底板面积约627m2,基础底板厚度为1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S8。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面,主要控制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规定限值(25℃)以内,但存在2个极不利因素:①底板(承台)混凝土超厚,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②冬 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   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在混凝土浇筑前与商品混凝土提供单位积极协调,混凝土供应方将混凝土配合比单交于我单位审核,我单位并将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与之交底,将混凝土的标号、材料、外加剂以书面形式给供应方交底。等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回。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1底板浇筑施工流程 底板钢筋验收→底板冲水清洁→泵送砼→砼分层浇筑、振捣→砼二次振捣→砼表面提浆→砼养护→砼温差监测。 2底板浇筑准备 (1)完成砼温度裂缝控制计算。根据计算,将对商品砼的质量、添加剂等提出要求、并有选择的使用蓄水养护保证温差的办法。 (2)确定机械设备,为顺利进行底板砼浇筑,将准备一台砼输送泵车及足够的运输车、输送管、二台离心泵、一台提浆机、足够的振动棒。 (3)确定施工人员。底板砼浇筑量大,且是在地下施工,工作强度大。对此,我项目部将采取分班轮流替换制,以保证足够的劳动力完成任务。 (4)在计划规定的位置预埋测温孔,准备好测温器材。 (5)确定天气状况。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了解天气情况,并作好降温的防护措施。 3底板浇筑工艺 (1)底板采用分斜向薄层浇筑、自然流淌、一次到顶的方法,分层厚度约为500mm,根据现场实际布置泵车,采用自东向西浇筑混凝土。砼浇筑方向及设备布置详见附图《地下室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2)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每点的振捣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准。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行列式插点次序移动, (3)混凝土表面处理: 当砼即将初凝时,进行二次振捣,将运转的振动棒依靠自身的重量插入砼中,将砼中多余的水分排出。由于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3小时,应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当砼初凝后而未有终凝时,在砼表面找平后,利用提浆机对砼表面进行收浆,充分防止砼干缩裂缝出现,促进混凝土的养护。 (4)及时用草袋覆盖已终凝的部分砼。根据初步计算,将采取保温保湿养护的办法控制温差。即在每块的全部砼终凝后,覆盖二层草袋两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4施工冷缝控制 (1)选择规模较大的商品砼供应商,考察其砼的生产能力,确保砼的供应量。 (2)准备足够的砼输送泵车。 (3)合理组织施工,科学确定砼浇筑顺序。 四、温度、温差监测 根据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及长期的施工实践,结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1)测温仪器及工艺 采用水银温度计,在不同深度埋设钢管测温孔,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 (2)测点分布方案 根据基础砼底板的平面形状及垂直深度,在最具代表性的位置上布置测温点,分别测量底部、中部、上部的温度。 (3)控温措施 底板砼施工过程中测温系统将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行,每日除了书面报告常规数据之外还包括温度场最高温度及位置、测试点最大温度差及位置。 底板砼温度、温差控制如下: 1)保温保湿覆盖物及覆盖时间 准备薄膜一层。覆盖的时间应在底板砼表面处理(好的砼表面处理质量能闭合砼早期收缩缝)后及时跟上。 2)覆盖方法 养护覆盖方法,覆盖薄膜一层,电梯井、集水井的立面方向挂盖二层草包尽量缩小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温差。 3)掀盖时间及方法 在温试方分析砼底板温度数据的基础上,在测试方的具体建议下进行。 五、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检查验收方法: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控检查外,还需要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主控项目 ⑴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