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课件.ppt

发布:2017-03-06约1.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技能的形成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和智力的活动方式。(考试、名词解释) 1、技能是经通过练习形成的。 2、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高水平的技能需要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具有自动化水平。这种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 3、动作要素及执行顺序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不同于习惯动作。(考试、名词解释) 二、技能的种类 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一)操作技能(选择题) 1、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2、包括:写字、做体操、操作理化实验、舞蹈、弹琴、唱歌等。 (二)心智技能 1、观念性;内潜性;减缩性 2、包括:阅读、心算、试验设计、下围棋、速算等。(单选、填空)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的定向 (二)操作的模仿 (三)操作的整合 (四)操作的熟练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一、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探讨 (一)、心智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苏联加里培林的划分) 1、活动定向阶段——即预先熟悉任务,构成关于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为活动本身和结果定向的阶段。是智力的准备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位支柱进行的智力活动阶段。(考试、单选)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不直接依赖于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作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单选) 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 (二)、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安德森) 1、认知阶段——了解问题的结构 2、联结阶段——应用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3、自动化阶段——获得了大量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 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作了解) 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 (一)原型定向—明确活动方向,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 (二)原型操作—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践 (三)原型内化—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 三、技能的作用(P108)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