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常用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真菌常用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比较 真菌药敏试验临床难以开展的原因 1.按照NCCLS推荐的稀释法,操作繁琐 2.有些药只能用于某种菌的抗菌活性测定 3.纸片法试验未得到NCCLS 认可 4.E试验价钱太贵 5.药敏孵育时间因菌种而不同 体外敏感试验与临床治疗相关性 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口咽部真菌感染结果相关性好 对于深部的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临床治疗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体外敏感试验没有考虑到真菌对抗真菌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和复杂的生物学作用 真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NCCLS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 E-test法 NCCLS M44-P纸片扩散法 (仅限氟康唑) 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NCCLS未认可) 真菌体外药敏用培养基 常量肉汤和微量肉汤法RPMI1640液制备: RPMI 10.4g MOPS(三氮吗啡啉丙磺酸) 34.53 g 蒸馏水900ml溶解后,用1M NaOH调节PH至7.0(25℃), 用蒸馏水溶至1000ml, 高压灭菌后,冷却至50 ℃ 加入RPMI1640用0.22μm滤膜抽滤除菌,4℃保存。 真菌体外药敏用培养基 E-test法 : 在RPMI液体培养基中补充葡萄糖,使其终浓度为2%。 NCCLS纸片扩散法 : Mueller-Hinton 琼脂 补充2%葡萄糖和0.5μg/ml美蓝 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 : 改良的SHADOMY( PH7.0)培养基 主要成分:酵母粉,葡萄糖,天冬氨酸,磷酸缓冲液等。 菌液制备 将受试菌在沙保罗培养基上转种,以保证其纯度和活性。用0.85%的盐水制成酵母菌悬液,调整其浊度达到0.5麦氏比浊标准(约为1~5×106CFU/ml)。 常量稀释法:用RPMI1640液体稀释2000倍 接种浓度约为0.5~2.5×103CFU/ml 微量稀释法:用RPMI1640液体稀释1000倍 接种浓度约为1~5×103CFU/ml E-test法和NCCLS纸片扩散法:用菌液浊度为0.5麦氏单位。 Rosco纸片扩散法: 1. 念珠菌: 0.5麦氏浊度,生理盐水1:10稀(1~5×105CFU/ml) 2. 隐球菌属: 1.0麦氏浊度 3. 其它酵母菌: 0.5麦氏浊度,生理盐水1:1稀释 常量肉汤法(M27-A) 先将氟康唑粉末溶于蒸馏水,然后用配制好的RPMI1640液倍比稀释,使其起始浓度为640μg/ml, 终末浓度为1.25μg/ml,分装无菌洁净的12mm×75mm试管: 常量稀释法 药敏结果判定 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为100%抑制 其他唑类药物为80%抑制 (取0.2ml的生长对照菌液加入0.8mlRPMI液体培养基的菌液浓度) 质控株 克柔念珠菌ATCC 6258 近平滑念珠菌ATCC 22019 白念珠菌ATCC 90028 白念珠菌ATCC 24433 微量肉汤法 氟康唑的稀释方法同常量法,但起始浓度为2×常量法的浓度(即128μg/ml ),终浓度为0.25μg/ml 。 酵母菌的NCCLS M27-A各药物折点 粘膜及系统性感染: 氟康唑(除克柔念珠菌) 敏感: ≤ 8μg/ml 中介: - 耐药: ≥64μg/ml 粘膜感染: 伊曲康唑 敏感: ≤0.125μg/m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