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企业会计第一章528182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我国:会计的起源——远古时期 西周——官厅会计 西汉——出现账册 宋代—— 元管、新收、已支、现在 明代初期——“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 ——“龙门帐” ,“天地合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引进西式簿记 新中国成立后: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会计法》。 1992年,财政部颁布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 国外: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 ,成为复式簿记经典著作 。 结论: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 (一)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输入 转换 输出 (资金流 (加工、 (有用的 、物资流、 改造) 财务信息) 信息流) (二)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控制、检查 (三)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特有的一套方法,对一个组织的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有财产、物资和发生劳动消耗的事项进行连续地、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和控制,即是一个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也是一种管理活动 。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 即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 三、会计的目标与职能 (一) 会计目标:who? what? how? 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内部会计信息者和外部会计信息者 2、会计目标的内容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3、如何提供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二)会计职能 反映、控制:基本职能 预测、决策、评价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项 1、真实性:可靠性 2、相关性 3、明晰性:可理解性 4、可比性:横向比,纵向比 5、重要性 6、谨慎性 7、及时性: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 8、实质重于形式: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第四节 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会计基本程序 (一)会计确认 (二)会计计量 (三)会计记录 (四)财务报告 二、会计核算方法:7种 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和编制财务报表。 第五节 会计规范与会计工作组织 一、会计规范: 会计法律规范 :会计法、会计准 则、会计制度 会计道德规范:诚信 二、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二)会计机构设置 (三)会计人员的配备:职责、权限 (四)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