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好学案,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jsp.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如何用好学案,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连城县冠豸中学 华纪仪
一般情况化学学科在九年级下期4月份才能进入总复习,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师生而言,主要面临以下的问题: 1.大部分同学掌握的基础知识少,不牢固。2.学生在答题时,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启而不发,教师一言堂。3. 学生对教学案完成情况的参差不齐,造成复习课低效,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4.时间短,任务重,为了赶进度而造成落实不到点。5.教师在使用学案时,没有结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性的选择、调整或删减,反馈效果差。其实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学案进行复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过几年的实践,反思,改进,以及与兄弟校同行之间的交流,笔者认为要用好学案,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学案的重新设计环节
县主编的“化学总复习学案”虽然经过多次的改进与修订,但也只是代表某些编写教师的思想,所以,教师在使用这套“化学总复习学案”时,考虑的重点问题应该是:自己学生在这一章节的知识中,有那些是知识的缺漏?提升能力的关键障碍点在那里?应该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补充什么内容?调整什么为内容?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翻印 (若一成不变的翻印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平时的新授课适当的选择、调整或删减。这样才能切中自己学生学习的缺陷,通过出针对性的练习进行巩固与强化才有效果。笔者建议在使用县主编的“化学总复习学案”时,必须再使用一套练习书。如:市普教室编写的《指导丛书》或其他练习册作为调整“化学总复习学案”的内容。
二、引导使用学案的预习环节
县主编的“化学总复习学案”在编写时设置了“知识检测与归纳”的环节作为学案使用时的预习环节。设置“知识检测”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排查知识的缺漏,从而主动地补缺补漏。在此基础上,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归纳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使所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这个环节的内容比较注意基础性和全面性,具有诊断性功能。
在此环节,最重要的工作是检查。检查,并不是简单的看有没有去做,完成的量有多少,关键是看完成的质量与学生存在问题。这需要教师付出较大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有恒心,对学生的学案预习环节进行批改或抽该。目的是为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为发现普遍性问题,从而对课堂教学起指导作用,使复习有针对性,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一点上,教师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认为学案设计时候有考虑同学们学习当中的不足,其实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同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同学的学习问题也会变化。
除常规的教师亲自检查外,可让同学们参与检查。通过组建化学检查小组(2-4人),同学自愿报名与教师指定相结合,选出小组练习检查负责人。负责人要负责小组内部练习检查,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1)同学练习完成情况;(2)自主评定同学练习质量;(3)讨论、查找错题原因,并提出订正意见;(4)在课堂上选择主要的错题、错题原因及订正意见,向教师及全班同学汇报。
笔者通过实践,觉得这种检查方式的优点除可以适当减轻教师工作量之外,有以下优点:(1)让同学当小老师,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觉得有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学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学案,是使用学案成败点之一);(2)负责人在评定组内成员练习质量时,不仅可以发现同学的问题,同时也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自身的缺陷得到弥补;(3)经过查找错误的原因,讨论并提出订正意见这个环节(虽说订正意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同学们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互相验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让同学们汇报自己错误的主要原因,目的也是为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避免了教师自行检查练习时,对导致错误的原因一厢情愿的想当然,有时,甚至还能够帮助教师改进自己在教学当中的一些认识,使上课更有针对性(为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使用学案关键点)。
让同学们参与检查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次数不能太频繁,不然影响同学们的学习;(2)并不是所有练习都有必要这样做,笔者认为具有较强思考性的练习这样做才更有意义;(3)对负责人的选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否则效果打折,甚至适得其反。
三、学案的讲解环节
1、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常常启而不发,这是教师的一大困惑。因为让学生回答问题,势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完不成进度,所以教师只好一言堂(这是普遍现象)。但教师的一言堂就会对错误的原因一厢情愿的想当然,讲的累,同时学生又没有积极的投入,闲的慌(简直在核对答案),最终造成教师评析多遍的题目,考试时学生似懂非懂,甚至不懂。所以在使用学案时应尽量让学生起来回答,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要让同学们回答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狠的取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