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教案.doc

发布:2017-09-14约字共19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案 第六章 电压 电阻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 有电源 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 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 (2)、单位: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 1V=1000mV 例:U=220V= kV= m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 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示数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3、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由于部分学生还是连错 电路……串、并联混淆,教师可示范一遍或让学 生先化出电路图。 2、读数应多练习几遍,学生使用的电压表量程有所不同, 最好要提示一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1、 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 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 …………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 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 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 …………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 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a两端的电压Ua b两端的电压Ub 电源两端的电压U总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 问题,应该示范部分电路的连接。 2、部分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