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docx

发布:2021-03-15约5.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1 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青 年课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立项编号: CIA110155)的研究成果。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是大学生践行高尚人格规范、 实现人生 价值的内在动力,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 在当 今社会, 提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 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能否树立社会 责任感,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 将关系到“中 国梦”的新理想能否实现。 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工作 应该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关概念及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中的个体为建立更为美好的社会而自 觉承担责任的观念, 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或比个体自身 更高的利益。 [2] 它主要包括个体对国家以及对其他个体和群体 的责任意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作为社会责任的主 体,积极履行社会中的各项义务并主动承担对社会、 对他人的责 任的一种情感认知。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包括: 对国家的责任, 表现为大学生热爱国家、对国家忠诚、关心国家的时事政治;对 社会的责任, 表现为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积极参与 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关怀和帮助他人;对家庭的责任,表现为 大学生能主动承担家庭事务、孝敬父母;对自身的责任,表现为 大学生认真学习、择业创业成才。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 更是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 知 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社会良知、专业技能、社会责任感、 社会理性。 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并掌握社会新技术、 具有社 会新思想、善于学习、思想活跃、追求真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 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前沿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也是社会价 值观念的一个缩影。 [3] 而且大学生是特殊的公民群体。大学生 在具有公民资格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他们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 任。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使命。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但是中华儿女具备 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却是相同的,从顾炎武的“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到苏轼的“奋后有当世志”再到周恩来的“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 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在爱国报国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他们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 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 当今社会生活中,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有机统一的。 没有无权利 的义务,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 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逐渐开始步入社会, 作为 一个社会公民来讲, 他们身上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5] 他们能否尽到作为公民的责任, 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一直传承 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否能够延续下去。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道德的 基础,更是公民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因此,大学生是否具 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其能否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判断标 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崇高的情感、意志、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4] 崇高的情感、意志、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 [4] 在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责任是一种精神, 更是一种品格。 责任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分 内的事情做好的一种人生态度。 善于谋划是责任, 肯于干事情也 是一种责任;解决难题是责任,促进团队的和谐也是一种责任。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 的基点就是责任。” [6]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 可以通 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并成为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将大大减少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不适应期, 从而在工作中尽快发挥他们自身的实力。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 大学生才能具有崇高的道德追求, 他们的理想信念才能与时代同 步,从而做到有利于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条件与作用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培养的过 程,既需要课堂的力量,也需要课外活动的力量;既需要教师的 力量,也需要学生工作者的力量。 高校辅导员是党和国家在高校 为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 辅导 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是处于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