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雷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3年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当时戏剧界。 1935年发表《日出》,继而又发表了《原野》(1937) 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语言。戏剧包括喜剧、悲剧和正剧。 戏剧鉴赏方法 一、把握戏剧冲突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三、揣摩戏剧语言 第二幕: 讨论: 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 (1)在相遇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在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依次采取了怎样的手段来对付鲁侍萍? (3)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冲突呢? (4)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人物形象。 思考题1、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4、分析人物形象 周朴园: 冷 酷、自 私、 虚 伪 (贪婪、残忍、唯利是图 )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本家 鲁侍萍: 勤劳、善良、受苦、有尊严、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 小结 戏剧: 矛盾冲突 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 分析人物 课件说明:《雷雨》需要三课时。 如果是公开课,尤其是新课改的公开课,本人建议内容尽量少,学生活动多。像一课时就可以把戏剧语言的特点去掉。就围绕矛盾冲突一充分展开,可以朗读,可以探究,其它都可以省掉。 * * 雷雨 作者:曹禺 1.了解戏剧常识 2.解读戏剧中的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过程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学会自主学习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 矛盾冲突, 培养人文情怀。 知识目标: 学习重点与难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 戏剧特征: 1.更典型、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2.集中: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 3.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4.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周鲁两家的冲突 2、周鲁两家的矛盾盘根错节,你觉得哪些人物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其中主要的冲突有哪些? 鲁侍萍与周朴园? 鲁大海与周朴园? 鲁大海与周萍? 鲁侍萍与周萍 ★ ★ 第一场: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 相遇 ----- 相认 第二场: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第二幕情节结构: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感到意外,疑惑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恼怒,害怕 思考题2、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言行 手段 厉声责问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思考3: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冲突呢? 1、三十年前,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 (爱 情) 2、三十年后,周朴园对侍萍威逼利诱。 (阶 级)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当即撕毁支票 坚强 自尊 思考4:周朴园威逼利诱,鲁侍萍有怎样的表现? 周朴园时而表白没忘旧情,时而惊慌恐吓,他对待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 讨论题 真实的爱 虚伪之爱 (形象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高度个性化 丰富的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