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专题练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练习
1、T0C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 ③ ⑤ B. ② ④ ⑤ C. ② ④ D. ④ ⑤
2.下列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的晶体
D. 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0℃,有晶体析出
3、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
A. 10.6g B. 12.0g C. 13.0g D.13.6g
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XK]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5.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6、二硫基丙醇是医疗上用于治疗砷中毒的药物,化学式为C3H8S2O,可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下列关于C3H8S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硫基丙醇是有机物
B.
二硫基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二硫基丙醇中有3个碳原子
D.
该物质中C3H8S2O元素的质量比为3:8:2:1
7.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4-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D.物质X含4种元素
8.现有六种物质,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CO、②H2O、③NH3、④X、⑤C2H4、⑥P2O5,根据它们的组成和排列规律,推断X可能是
A.CH3OH B.CH4 C.Fe2O3 D.SO3
9、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 ==== Al2O3+3H2↑
10.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11.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均相等
12.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来源:学#科#网Z#X#X#K]
13、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可用作实验室制备CO2
B.装置b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装置c可用作实验室制备氧气D.装置d可用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
14.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汽油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
(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