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120分钟,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之间关系的语句是: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 。
4、《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 ,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听角度在现战争场面的句子: , 。
6、阅读《北京晨报》6月2日的一则简讯,按要求作答。
记者目前从有关部门获悉,“青少年”这个概念既将“淡出”,18岁以下的孩子都是“儿童”,都可以尽情享受“六一”儿童节。
北京市妇联儿童部有关人员介绍说,国际上习惯把0岁至18岁的孩子统称为“儿童”,18岁以上为成年人。a.对于与国际接轨,北京市已经采纳了这一称呼方式;b.在市妇联近期出台的工作文件中,已经尽量少使用“青少年”这个词了。
①导语中有两个错别字 、 应改为 、 。(1分)
②请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主体部分划线的两个病句。(2分)
7、某理发店有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2分)
8、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束阳光,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宽容是
;宽容是 。
9、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至少一种,如比喻、拟人等)将“皎洁”、“静谧”、“一望无际”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词语顺序不拘,40字以内)(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诗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11、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理解填空。(8分)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13、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