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翻译整理
1.陋室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有名气、出名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映入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有名气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蛟龙就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屋子的主人)的品德高尚(屋子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碧绿,爬上了台阶;草色青葱,映入了门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
□渊博的学者 □平民,指无学问的人 □不加装饰的、朴素的 □使…劳累 □身体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我的陋室比得上)南阳诸葛亮的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说
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多 □取独
水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非常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贯通 □蔓延 □长枝节 □距离远 □更加 □清幽 □远远地观赏
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得越远,越加觉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
亵玩焉。
靠近轻慢地去玩弄它。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少 □多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相同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3.橘逾淮为枳
变成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出使 □代这个消息 □身边的近臣 □的 □将要 □他 □用什么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一番),用什么办法呢?”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于、到 □请求 □经过 □走 □什么 □做
侍臣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我请求捆绑一个人,在大王面前走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
王曰:‘何坐?’曰:‘坐盗。’”
□犯…罪 □犯…罪
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
□到 □做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小吏回答说:“是齐国人,
人也,坐盗。”
□犯…罪
犯了偷盗的罪。”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善于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代南橘北枳这种现象 □生长 □是 □生长 □变成 □只 □它们的□果实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不一样。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这样 □不同 □在 □进入 □能够 □让 □善于
之所以这样得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了,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所 形容词 可以的□同“嬉”戏弄、开玩笑 □遭到、获得 □辱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