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题 目 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
政策研究
学 院 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摘要: 随着国家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社区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社区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提供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的关注。社区建设在繁荣基层经济、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建设需要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其中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作用的实现需要靠财政政策的引导,如财政补贴制度、政府财政投入制度、税收制度、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本文将从公共财政角度入手,整合国内外的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寻求理想的财政政策以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字:社区公共服务,财政政策、政府购买、税收政策
引言
社区服务范围扩展之后,抓好社区公共服务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表明了社区服务的重心向公共服务的转移,而社区公共服务对于人们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什么是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社区公共服务与财政政策的关系如何,应如何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等问题,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社区公共服务至今存在较大分歧,此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也影响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城市社区居民的福祉,社区公共服务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课题,但是,国内学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大多混合于城市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研究之中,有关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研究成果有限。
我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字资源,与我研究对象相关的共有1390篇文献。我依据与我研究的问题相关度这个标准,选择了100篇文献,针对其中30篇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由此我对于从财政政策角度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有了总体把握。
根据我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文献的阅读,我认为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和财政政策的困境这四个方面。
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
早在 2000 年11 月召开的上海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研讨会上,上海市民政局胡增耆同志就明确提出要研究“社区公共服务的概念,它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的关系,它包括那些内容,应当如何运作?”[1]并做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讨。2001 年,为了重整中国关于社区服务的混乱概念,上可承接社会公共服务,体现着向社区的主动延伸,下可衔接社区内部的自治型服务,体现社区自治意识和能力发展的空间,从而可能建构一个包容量很大的、以社区为核心的社会公共体系,社会政策专家杨团首次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了界定。杨团认为,社区公共服务就是指现代社会为了社区的需要而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本身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自行安排的共有服务[2]。陈伟东提出了“社区半公共产品”的概念,认为社区公共产品是一种半公共产品,由于其受益范围有限,仅具有部分排他性和部分竞争性[3]。田华从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角度对社区公共服务界定认为,“社区公共服务”即“社区中的社会公共服务”或“为了社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为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区自给的公共服务。前者主要由政府提供,后者主要由各类社区组织提供。其中社区组织作为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中介环节,它对社区居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不是全方位的,它所提供的是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而政府又无力或不能提供的服务[4]。类似的还有张洪武认为社区公共服务就是政府在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5]。高鉴国将社区公共服务简明定义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公共服务[6]。于燕燕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定义社区公共服务,认为“社区公共服务指的是政府及其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不是为组织内部人服务的一种服务形态[7]。卢爱国以社区为单元,认为社区公共服务就是由专业性组织提供的服务型公共产品的组合; 与社区行政事务提供管理型公共产品不同,社区公共服务是政府安排,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的用以满足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服务类社会公益产品[8]。张网成则借用集体性消费单位的概念,把社区公共服务定义为各种集体性消费单位为社区及其成员提供的服务[9]。
2、社区公共服务的分类
陈伟东、李雪萍等学者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公共产品分类”理论。他们根据社区产品的两个内在属性( 是否具有排他性与是否存在竞争性) 将社区公共产品分为三类: 收费产品、共用资源、集体产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