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南)施工作业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南)
编 制 人:
编 制 日 期:
施 工 单 位: 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
目 录
第一章 概 况 3
第一节 概 述 3
第二节 依 据 3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4
第一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4
第二节 地质构造 4
第三节 水文地质 7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8
第一节 巷道布置 8
第二节 矿压观测 8
第三节 支护设计 9
第四节 支护工艺 10
第四章 施工工艺 13
第一节 施工方法 13
第二节 施工方式 13
第三节 截割顺序和方法 14
第四节 地面排矸及井上下运输系统 15
第五节 巷道管线敷设 15
第五章 生产系统 16
第一节 通 风 16
第二节 供水、 压 风 19
第三节 瓦斯防治 19
第四节 综合防尘 20
第五节 防灭火 21
第六节 安全监控 22
第七节 供电 23
第八节 排 水 25
第九节 运 输 25
第十节 照明、通讯和信号 25
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一节 劳动组织 26
第二节 循环作业 26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 一通三防 28
第二节 顶 板 31
第三节 防治水 33
第四节 机 电 管 理 34
第五节 运 输 37
第六节 其 它 40
第八章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2
第九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4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概 述
井巷的名称、长度、用途、坡度、类别、服务年限
1、4#煤层+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南)。
2、从回风立井井筒中心算起,+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南)长度为937.9m。已施工362.5米。
3、施工目的主要是为矿井形成井下通风系统,满足通风的目的。
4、巷道坡度:接马头门底板标高Z=+692.0m,沿4#煤层顶板掘进。
5、服务年限:同于回风立井井筒。
工程概况 (附图1平面图) 表 1
巷道
名称 设计工程量(m) 坡度 支护
形式 备注 S净 S掘 喷厚(㎜) +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巷) 937.9 平巷 锚网索喷 19.44 21.41 喷厚150
第二节 依 据
一、编写依据
该工作面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12月新版《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麻家梁矿井平面、剖面、开拓巷道工程施工图。
二、地质说明书
根据地测工程部提供的J3、3406、3407、3510号钻孔柱状图及4#煤层+665东水平大巷(南)掘进工作面综合柱状图地质说明书。
三、矿压观测资料
根据井底车场掘进期间,安设的LCZ-3型顶板离层指示仪、锚杆、锚索测力计,观测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矿压的观测。依据目前已施工过的巷道,通过上述观测方法,得出如下结果:①首先在锚杆、锚索支护时达到规定的预应力,即锚杆70KN、锚索150KN。②锚杆、锚索测力计的数值变化量较小,巷道一般区段锚杆的最大变化量为5KN,锚索为10KN,③顶板离层仪在巷道一般区段最大离层量为20mm,同时根据观测数据可知大部分区段压力和离层量都很小,因此采用锚杆、锚索混合支护是可以对4#煤层顶板满足安全需要。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
第一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本工作面煤层属4#煤层,煤层厚度2.14-7.55米,北部的存煤厚度为2.14-3.47m,南部的存煤厚度7.1-10.01米,+665水平东回风大巷(南)处于煤层薄厚变化之中,因此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的结构也较复杂,中部有1-4层夹矸,夹矸最厚为0.69m,最薄0.05米,有裂隙,煤层倾角2-4o。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2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老 顶 粉砂质泥岩 2.74-17.61
8.15 深灰色,浅灰色,灰褐色,粉砂质泥岩。 直接顶 中、粗、细砂岩 7.5-18.95
12.08 灰白色,浅灰色,中粗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暗色矿物,以粗砂岩为主,局部少量粉砂岩夹石,为弱含水层。 伪 顶 粉砂岩 0-1∕0.3 深灰色粉砂质,最厚在主井附近,局部分布。 直接底 粉砂质泥岩 0.23-4.75
2.14 深灰色粉砂泥质岩 老底 中砂岩,粗砂岩细砂岩 2.6-1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