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docx
PAGE
1-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一、试点背景和目标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转化效率低、转化链条不顺畅、创新主体活力不足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我国决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工作。
(2)本试点工作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市场体系和评价体系。试点工作将围绕科技成果评价、转化机制、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以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高效转化。
(3)试点工作将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方式,推动试点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试点目标包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降低转化成本;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二、试点范围和内容
(1)本试点工作将覆盖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选择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科技成果转化意愿强烈的地区作为试点区域。试点区域将涵盖东部沿海、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确保试点工作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在具体内容上,试点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首先,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从以论文、专利等数量评价为主向以质量、效益、贡献评价为主转变。其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加强试点工作的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三、试点实施步骤
(1)试点实施步骤首先明确试点单位的选择和确定。通过申报和评审,选出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试点单位需具备良好的创新基础、转化意愿和实施能力。
(2)在试点实施阶段,将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制定详细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其次,开展政策研究和制度创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包括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等。同时,加强试点单位的组织协调,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3)在试点实施过程中,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支持试点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开展试点经验总结和推广,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全国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借鉴。试点结束后,进行全面评估,总结试点成果,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四、试点保障措施
(1)试点保障措施首先强调政策支持。政府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试点单位给予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预计每年将减免试点单位税收约10亿元。同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额达50亿元,用于支持试点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
(2)在资金保障方面,试点单位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例如,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为高风险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基金规模预计达10亿元。此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预计将吸引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
(3)为了加强人才保障,试点地区将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例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专项”,每年培养1000名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同时,试点单位将享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福利,预计将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000名以上。以某试点高校为例,通过该计划,该校已成功引进1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五、试点效果评估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