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南开 2003年专业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政治经济学)
专业:政治经济学
共50分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10分)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2.资本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
二、简要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如何认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简述产业资本的循环条件及现实意义?
3.如何实现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三、论述题(16分)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案部分
南开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政治经济学)
专业:政治经济学
共50分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10分)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2)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财产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和主要形式,其他形式的产权,都是由财产所有权派生的。其次,产权还指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经营权,指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有财产的经营权。
②使用权,指法律允许全民集体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其他资源,并取得收益的权利。(除了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外,法律尚未规定而实际存在的还有国有行政实业单位的财产使用权)。
(3)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制度,产权是财产权利,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
2.资本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
答:资本国际化是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资本的运动就决不限于国民经济领域。资本为了实现其本身价值的增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利润,就必须使它的活动范围跨越国界。所以,资本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资本国际化的动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资本国际化的条件: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
资本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趋向也日益明显地增强,80年代,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急剧发展,已经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又为资本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环境,由加速了资本国际化的过程。
二、简要论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如何认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答:(1)个别资本是指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相互联系和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除了共同之处之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包含着个人生活消费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过程。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在当年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价值补偿,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能够通过商品的出售加以实现,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预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其二为实物补偿,也就是如何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地位。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在研究过程中却要先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因为:①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②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难点在于总产品的实现,而不在于资本积累上。
在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时,要作以下几点假设:①假设这里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只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②假设在为期一年的生产周期中,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③假定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售;④假设没有对外经济关系;⑤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依照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
原理,假定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
I 4000c+1 000v+1000m=6 000
II2000c+500v+500m=3000
为了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这两大部类的产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