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2.10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共14张PPT).ppt

发布:2017-04-06约1.7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恒定电流 丹阳中学 吴能平 2011.11.14 10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问题1: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什 么?课本中介绍了哪些方法? 问题2:不同的方法优缺点是什么? 问题3:如果待测电池的内阻太小,会对实验 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应该如何解决? 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方法1:E=U+Ir 方法2:E=IR+Ir 方法3:E=U+Ur/R 一、实验原理、方法和电路图 E r K 干电池(被测电源),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二、实验器材 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三、实验步骤 四、数据处理 1.公式计算法: E=U+Ir 2、作图法 测量原理:根据闭合电路U=E-Ir,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出几组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的值,作出U-I图象,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就是电动势,图象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短路电流,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 这种方法叫做外推法,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作图法: 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 I(A) U(V) 0.12 1.37 0.20 1.32 0.31 1.24 0.32 1.18 0.50 1.10 0.57 1.05 思考1:如果纵轴的坐标不是从零开始,其优点是什么?它与纵轴的坐标从零开始,横坐标有何不同?两者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否相同? 思考2:由内阻r=E/I0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 路端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短路电流,就可以直接得到电池的内阻,为何还要间接测量,不直接测量呢? 五、误差分析 实验采用外接法,测量电路存在系统误差,这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E测=E真、r测r真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应选的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 2.在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I读数立即断电,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过重,使得E、r明显变化。 3.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类似于逐差法,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组为一组,第2和第5组为一组,第3和第6组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而不要顾及个别离开直线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六、实验注意事项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这时要特别注意计算斜率时纵轴的刻度不从零开始。要直线上任取相距较远的两个点,用 计算电源的内阻。 七、巩固练习 例:用如图7-5-9所示电路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0~3 V和0~15 V两个量程 B.电流表A:0~0.6 A和0~3 A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电阻为20 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为100 Ω) E.开关S和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R1”或“R2”). (2)如图所示U-I图上是根据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画出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__V,r=________Ω. 答案】 (1)0~0.6 A 0~3 V R1 (2)图线如图所示 1.5 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