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_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教学课件 谭建辉 第5章 数组、指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5.1 经典案例引入
例 某小组有10名学生,进行某门功课的考试,编写程序将
考试成绩输入电脑,并将成绩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同时
输出排序后的成绩。
程序如下: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iomanip.h
#define N 10 //预定义N为10
void main(void)
{
float a[N],temp; //定义数组a和变量temp,a数组元素为10个
int i,j;
cout请输入10名学生的成绩:endl;
for (i=0;i=N-1;i++)
cina[i];
第5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for (i=1;i=N-1;i++) //用冒泡法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
for (j=0;j=N-i-1;j++)
if (a[j]a[j+1])
{
temp=a[j];
a[j] =a[j+1];
a[j+1]=temp;
}
cout排序后的学生成绩:endl;
for (i=0;i=N-1;i++) //输出排序后的学生成绩
couta[i]\t;
}
程序运行结果:
请输入10名学生的成绩:
90 78 68 96 88 75 67 85 92 84
排序后的成绩:
67 68 75 78 84 85 88 90 92 96
温 馨 提 示
本文档为 PDF 格式课件,不能运用教学演示,
需要 PPT 格式的课件 ,请 访问 尚辅网 :
更多课件等您拿。
快速获得课件方法:在淘宝店铺查找输入: 教
学配套课件中心 ;或是直接输入地址 :
惊喜超出您的想象!
直接联系获取课件QQ: 349134187
旺旺:源汇雅馨
扫一扫绝对免费获得课件:订阅尚辅网微信公众
号 一扫课件到手!!!!!!
第5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5.1.1 案例分析
上面程序首先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接着通过for循环从键
盘上接收10个数值,然后用一个二重循环对输入的数值进行排
序,最后输出排序结果。程序利用冒泡法对学生成绩进行比较
排序:判断前一个数是否大于后一个数。如果大于,则交换两
个数的下标,即交换两个数在数组中的位置,数值交换通过一
个临时变量temp来进行。
5.1.2 解决案例知识
本案例中使用了一维数组,引入数组后,许多需要循环处
理的问题就变得更方便了。程序使用了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按关键字两两排序对象,如果发生逆序则交
换,直到所有的对象都排好序为止,它是一种稳定且常用的排
序方法。
第5章 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5.2 数组
数组是由数目固定、类型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有
序集合。每一个数组有一个名字,数组中的每一
个元素有一个序号(称为下标)表示元素在数组
中的位置。每一个元素都是相同的数据类型,在
内存中占用相同大小的存储单元,且元素在内存
中连续存放。访问数组中的元素通过数组名加下
标的形式。数组下标的个数就是数组的维数,有
一个下标是一维数组,有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