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评定细则.doc

发布:2017-07-19约1.49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连海事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第二课堂学分评定细则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 本科生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办法 3 第二章 本科生情商培养学分认定办法 15 第三章 本科生志愿服务学分认定办法 18 第四章 本科生文化素质学分认定办法 29 第五章 本科生体育训练学分认定办法 32 第一章 本科生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办法 总 则 一、学生通过科技创新进行学习和实践(称为:科技创新)已作为我院本科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技创新三位一体”模式的组成部分而落实到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方案规定每位学生在四学年中可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和学术作品等活动取得认定学分,该性质的学分即为“科技创新学分”。 二、学生能否获得科技创新学分,重在参与和体验科技创新实践的全过程,并看其是否得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严格、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 三、学生取得科技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是 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项目) 参加学科竞赛 参加学院各类科技类社团且提交相关科技作品(制品、设计、论文、报告、规划、软件等)及相关资料 发表论文(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被收入论文集或被邀请作报告) 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论文材料,如文献综述、评论等 其他科技创新活动 四、学生可通过诸多途径获得科技创新学分,根据我院本科生“第二课堂”相关指导思想,确定我院本科生“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学分上限为3学分,超过部分学分不再记入本年度“第二课堂”考核。 组 织 五、为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院应成立“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学院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拟定,主要成员包含学院学生工作干部、科技类社团负责人及科技创新骨干等。小组主要负责学院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日常工作,主持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的评定。“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小组”应挂靠于学院现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 学分认定 六、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分认定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须经结题验收,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结题验收,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组织,由学院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小组委派专业教师组成专家组负责实施。结题验收时,项目组全体成员应到场共同汇报和答辩,并提供项目认定书所确定的各项成果以及汇报用的电子文档。 学生取得的学分应在完成结题验收后由专家组当即评定,并明确记载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表》(见附件一)上。 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完整地参加了从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或设计制造、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或论文→书写心得体会→答辩并提交全套资料这一科研全过程,通过结题验收,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的计算方法为: 1、先计算项目的总学分: 按表1,根据项目的成绩等级和参加人数,确定项目基本分。 表1 项目基本分 1人 2人 3人 n人(3n8))) 附件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表 项目编号 一、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国家 □省级 □校级 二、项目组成员 负责人及参加人员排序 姓名 学号 承担工作量(%) 本人签字 备注 负责人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三、研究成果简介(重点介绍特色及创新点): 四、成果形式及数量: 1、□文献资料综述( 1 )份 ; 2、□研究或设计方案 ( 1 )份 ; 3、□实验记录 ( )份 ; 4、□论文 ( )份 ; 5、□图纸 ( )份 ; 6、□研制报告 ( )份 ; 7、□实物 ( )件 , 名称: 主要技术指标: 8、□调研报告 ( )份 ; 9、□软件 ( )份 ; 10、□软件说明书 ( )份 ; 11、□心得体会 ( )份 ; 12、□其它 ;、 13、□电子展板: ( 1 ) 份 ;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