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完美WORD格式
PAGE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成县至武都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
治理质量通病活动实施方案
编 制:
审核人:
批准人:
江西际洲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成武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一年六月
治理质量通病活动实施方案总则
1.成立组织机构
根据成武项目管理办法422文件精神,编制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首先在项目部成立治理质量通病活动领导小组,机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饶辉
副组长:周冰峰
组员:李松林、田锋、章开 孙洪坤 田菊爱 卫锋
工作程序:由质检负责人饶辉编制质量管理办法,李松林落实质量检查,组员进行现场控制。
2.治理实施计划
把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纳入平常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部份,加强自检,互检和报检制度,建立质量验收管理体系,严格实施。
每道工序施工
每道工序施工
每道工序完工后
每道工序完工后
施工单位质量检验(自检、互检、交接检)
施工单位质量检验(自检、互检、交接检)
合格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填写质量检查记录表返工
填写质量检查记录表
返工
业主、监理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业主、监理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
合格
进行下道工序返工
进行下道工序
返工
质量验收流程图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填方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方路基碾压时成为“弹簧土”
1.1.1现象
在碾压过程中,路基呈现受压下陷,去压回弹的现象,表层起皮,无法压实,成为“弹簧土”。如继续碾压,因“弹簧”的抽吸作用,使底部和四周分的水分往上积聚,严重时碾压层顶面泌水,“弹簧土”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1.1.2 原因分析
出现“弹簧土”后应立即停止碾压,查找原因。原因可能为:地下水位高;地上毛细水渗透作用;填筑前积水未排除;填筑前淤泥未清除;带泥水回填;土料中杂物多;腐殖土填筑;土体含水量过大等原因。
1.1.3 防治措施
(1)因地下水位高或地上毛细水渗透而造成较大面积土体弹簧时,应采取在路基两侧开挖截水沟截断地上地下水;将水位将至路基50cm以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如工期容许可晾晒后在进行碾压,还可以采取掺加生石灰和原土耕拌后再进行碾压;
(2)雨季施工时应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出积水、输干土体;根据工期要求及天气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必要时进行换土吃力;也可掺入5%—8%的生石灰拌匀、回填压实,或采用梅花形灰桩吸收水分。应连续作业,随摊随碾压,边坡防护及时跟进。
(3)路基填前必须清除杂物,对回填土中的树根、石块等人工挑拣,禁止使用有机土进行回填,对过湿的回填土可掺入生石灰处理,工期允许时可进行晾晒,达成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回填碾压,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
(4)对粘性土质,在沟槽地段回填时必须排除积水,清除杂物,在池塘等位置填筑时应清除淤泥,再进行分层夯实;
(5)对粉质土在沟槽回填时可利用轻型井点进行水密法施工,但回填厚度不能超过60cm,其密实方法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实,在水密法过程中保持井点降水,每层取样试验,达到密实度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待回填土全部碾压夯实完成后,密实度试验全部合格后在停止降水,拆除井点降水;
(6)路基填料要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的土,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土进行混填施工,特别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
1.2.填石路堤平整度差
1.2.1.填石路堤因填料等原因,铺筑层呈波浪状,致使路基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1.2.2.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铺筑层下层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当前填筑层厚度不均,影响平整度;同作业段搭接处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填料最大粒径超出规范要求;填筑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
1.2.3.防治措施
(1)填石路堤当前层填筑前,应对下层的平整度进行检验,平整度超限时,应采取措施处置合格后再填筑当前层;
(2)严格控制同一水平层相邻作业段搭接高度,提高平整度;
(3)填石路堤石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压实厚度的2/3,且表面用小料嵌缝。
1.3.填石路堤压实不足
1.3.1.现象
填石路堤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
1.3.2.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分层松浦厚度超厚;填料最大粒径超标;铺填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机具选择不合理;填料粒径梯度较小,形成不良好的级配,孔隙较大,不利压实;所填料和试验报告中所用不符。
1.3.3.防治措施
(1)填石路堤分层松铺厚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