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机械加工部质量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机加车间质量总结
2011年是机加车间实行质量管控、并纳入绩效考核的一年,重点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质量的监控、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突出问题的改进等几方面入手,质量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员工质量意识和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科技创新
开发研制了第三代断带机
自主研发第三代皮带断带机,第三代皮带断带机比前两代体积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灵活,上料平台与断带机为一体机,避免前两代断带机另行加工制作上料平台,减少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同时改进了电机功率,提高了皮带切割速度。此断带机已用于皮带维修队,加工效率显著提高,得到皮带维修队工人的认可。
第三代断带机
2打包机的制作
针对水泵维修车间废旧铜线回收困难,制作的铜线打包机,利用挤压原理将废旧铜线压缩成块,利于搬运,储存。
打包机
3、绕丝机的制作
2011年二季度,我们部门接到神东地测公司委托加工制作深井绕丝过滤管,在无绕丝设备的情况下,在经理和工人们共同的努力下,使用现有资源利用废旧回收件自主创新,制作了深井过滤管绕丝机用于过滤管绕丝。
绕丝机
二、开展了各种以质量为主题的活动
1、绕丝机过滤管质量提升
2011年二季度,我们部门使用现有资源利用废旧回收件自主创新,制作了深井过滤管绕丝机用于过滤管绕丝。由于绕丝机上使用手动减速器每当工作时,还得有专人去调速,绕出的过滤管间隙都不均匀,且效率也低。6月中旬,QC小组成员提出将过滤管绕丝机使用的手变速器改为变频调速器,完成了变速器的改进工作,经过多次试验,产品质量有了较高的提升,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又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绕丝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 改进前后的绕丝图表对比情况
结构件质量检测记录
2011年 5 月 30 日
委托单位
神东地测公司
结构件名称
绕丝过滤管
序号
检测项目
外观尺寸(mm)
实测值(mm)
是否合格
操作人
1
下料尺寸
Φ325*6000
Φ325*6000
合格
李 琦
2
Φ219*6000
Φ219*6000
合格
赵 斌
3
Φ108*6000
Φ108*6000
合格
李 琦
4
最大变形量
3
3
合格
赵 斌
5
圆柱度
3
3
合格
李 琦
6
点焊间距
80 ,50
80 ,50
合格
赵 斌
7
孔 距
80 ,50
80 ,50
合格
李艳林
8
孔 径
Φ21
Φ21
合格
李艳林
9
铁丝直径
10#,12#
10#,12#
合格
——
10
绕丝间隙
1.5-1.8
1.6-3.0
不合格
刘 云
王 龙
改进前的绕丝效果及检测记录
改进前的绕丝效果及检测记录
结构件质量检测记录
2011 年 7 月 10 日
委托单位
神东地测公司
结构件名称
绕丝过滤管
序号
检测项目
外观尺寸(mm)
实测值(mm)
是否合格
操作人
1
下料尺寸
Φ325*6000
Φ325*6000
合格
杜会亮
2
Φ219*6000
Φ219*6000
合格
何 坤
3
Φ108*6000
Φ108*6000
合格
杜会亮
4
最大变形量
3
3
合格
赵 斌
5
圆柱度
3
3
合格
赵 斌
6
点焊间距
80 ,50
80 ,50
合格
赵 斌
7
孔 距
80 ,50
80 ,50
合格
李艳林
8
孔 径
Φ21
Φ21
合格
李艳林
9
铁丝直径
10#,12#
10#,12#
合格
——
10
绕丝间隙
1.5-1.8
1.7
合格
王耀利
马振平
改进后的绕丝效果及检测记录
改进后的绕丝效果及检测记录
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QC小组自主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员工深刻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树立起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这次活动既是对我们车间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检验,又是未来发展的指针。同时我们也会对质量常抓不懈,形成月月是质量月,日日抓质量的良好氛围。
2、开展了焊工、车工技术比武
精心组织员工开展各项技术比武活动,使员工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锻炼了本领,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为企业营造了和谐向上氛围。
三、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严格控制质量,我们制定了相应措施:
1、严格控制各工步的加工误差,加工前应进行技术分析。
2、精密加工的零件,应对加工设备的精度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行性。
3、轴类零件修配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同样要执行加工标准或按图纸要求。
(二)过程质量控制:
从审图、下料、机加工或组对、焊接都对每件产品进行质量跟踪, 如果发现问题立即下整改单,每周会上做质量报告。
五、员工技能培训
序号
类别
人/次
备注
1
机械识图
9人
1次
2011年4月冯志强(已培训)
2
车工基础知识
7人
1次
2011年4月苗忠国(已培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