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3-08约5.4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二模考试

地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历次人口普查所得到的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的统计图。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2021年5月31日,我国开始实施“三孩”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已低于1%,出现人口低增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妇女比重降低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育观念发生改变D.生育政策的调整

2.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不变,未来我国可能会出现状况是()

A.人口的数量减少B.环境承载力降低

C.人口老龄化加剧D.劳动力成本下降

3.目前,我国实施“三孩”政策是为了()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B.降低人口的增长率

C.优化人口性别比例D.减少老年人口数量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王同学在金沙江谷地考察时发现,在金沙江河谷地区的阶地上有

黄土状物质。王同学经过系列的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绘制出该地区的区域要素特征图(下图),据图文

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该河谷植被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为()

A.地形B.河流C.光照D.水分

5.推测黄土状物质形成于()

A.焚风带来物质的沉积B.谷风带来物质的沉积

C.本地基岩风化D.河流的泛滥沉积

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

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成了似道教太极中“阴、阳两仪”的两个鱼形图案,形成了天然“太

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形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

米,南北距1000米的盆地中。下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S”型河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周围山地海拔增高B.盆地不断沉降

C.地壳间歇性上升D.河流侧蚀和下切作用

7.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是为了()

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

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

8.图中的大片耕地位于()

A.河流侵蚀岸B.河流堆积岸

C.地势低洼地带D.地势较高地带

海雾是我国沿海海区灾害性天气之一。研究表明,我国海雾发生的频率为黄海多于东海,东海多于

南海。图为黄海局部沿海站点和海流示意图,图中沿岸流主要是由河水和海水混合形成且具有淡水性质的

低盐水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推测图示海域海雾的主要分布特征是()

A.南少北多,西多东少B.南少北多,西少东多

C.南多北少,西多东少D.南多北少,西少东多

10.海雾发生天数最多的站点是()

A.大连B.成山头C.千里岩D.防筑里

11.黄海海雾发生频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