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Design
课程编号:020030090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
学 时 数:32 学 分 数:2
课程性质:必修 应开课学期:6
执 笔 者:张盛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定稿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是该专业重
要的专业特色课程。
该课程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专
门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从事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课程
涵盖城市轨道交通概念、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发展状况,系统的构成,线网
规划,客流预测,线网方案综合评价,工程可实施规划,线路、车站规划与设计
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等内容。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系统掌
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结伴方法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能应用
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在该领域进
行规划与设计的必备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绪论(课堂教学2 学时)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与作
用。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基本特征(课堂教学2 学时)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主要技术经济特性,发展历史,世界城市
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发展概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当前和今后
的政策。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
掌握:有轨电车、轻轨、地铁、市郊铁路的概念范畴,各种不同类型城市轨
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及适用范围。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课堂教学2 学时)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线路工程的构成,车辆、车辆段、限界、轨道、
车站建筑、结构工程概念,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车辆段任务,各种类型轨道结构,
供电系统作用、组成、电压等级,通信系统概念、组成,信号系统作用,环控系
统概念、作用,给水与排水系统组成、作用等。
理解:线路分类,车辆段设计原则,限界种类,轨道构成、类型,各种结构
类型及施工方法特点,供电系统方式,环控系统组成、分类。
掌握:各种线路作用,线路工程中相关的设计标准,车辆构成及各部分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维修基地的功能及其设置原理,各种限界特点,传统信号
系统组成及各自功能,现代信号系统组成及各自功能。
在本章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复习交通运输设备的相关知识。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课堂教学4 学时)
2
了解:线网规划的意义和目标,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历史沿革,确定线网
合理规模的意义。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确定
线网的原则、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线网结构分析,线网构架的一般方法。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网构架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条件,线路网络布局的基本
原理,线网合理规模的确定方法,线网设计,通过实例了解国内外轨道交通线网
规划的过程及方法。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课堂教学4 学时)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目的和意义,我国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现状。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基本模型。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基本模型运用。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课堂教学4 学时)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原则、准则。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方法;预选方案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
体系建立原则、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掌握: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