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蜂窝移动通信技术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能蜂窝 提高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几个方面: 扩大系统覆盖区域; 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减少信号间干扰; 减少电磁环境污染; 节省系统成本。 移动通信技术的的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技术的分代 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标志:1897年,M.G.马可尼完成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的无线通信试验,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1. 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特点: 专用系统开发 工作频率较低。工作频率从最初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 代表: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2.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特点: 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 接续方式为人工 网的容量较小。 代表: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公用汽车电话网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3.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特点: 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 开拓了150MHz和450MHz频段 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拨号接续 形成了移动通信的无线传输、信道管理及移动交换的基本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4.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特点: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 代表: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5.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特点:开发了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代表: 1988年,欧洲提出主要建议和投标方案GSM900,频段900MHz; 1989年,英国发放个人通信网PCN的许可证,工作在1800MHz的150MHz带宽,并采用GSM标准,将GSM推广到新的频段。称为DCS1800(数字蜂窝系统1800)。 移动通信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 从军用、专用到民用 从低频段到高频段 从单基站的大区制到多基站小区制的蜂窝结构 从模拟系统到数字系统 第一代模拟系统,20世纪80年代开始 第二代数字系统,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制式有:GSM、IS-95CDMA、IS136、TDMA/CDMA数字无绳电话、WLL等 第三代多媒体系统,即3G,21世纪开始,主要制式有: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第四代?System Beyond IMT-2000, B3G,超3G 移动通信技术的分代 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1987年,决定以900 MHz频段TACS体制为我国公众蜂窝移动通信体制; 1987年11月18日,广州开通了国内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7月 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1997年以后,国产第二代通信设备少量进入运营网络。 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的133CDMA网在经过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2年4月8日,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正式运行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 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2003年1月28日 上海联通率先开通CDMA 1X网络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工作 2009年1月7日下午14:30分,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了一个低调的3G牌照发放仪式,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刻开始,我国真正开始进入了3G的时代。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网址:www.iso.ch 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