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工时定额与生产能力讲义推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工时定额与生产能力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工作设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劳动者的体能与运用效用问题,了
解人与机器的交互作用与关系;理解工时定额的有关概念,了解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掌握定额时间的构
成;理解生产能力的概念,掌握生产能力的种类与影响因素,掌握查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1.工作设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工时定额的概念与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
3.时间定额的构成。
4.生产能力的概念与种类,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5.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查定方法
制定工时定额和查定生产能力都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实施计划管理的
依据。
第一节 工作设计
工作研究及工作设计是制定工时定额的基础。
一、工作设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一)工作设计的概念
工作设计是有效组织生产与运作作业的一项基础和先行工作。
工作设计:是指为有效组织生产运作过程,通过确定一个组织内的个人或小组的工作内容,来实现工
作的协调和确保任务的完成。
目标:是建立一个工作结构,来满足组织及其技术的需要,满足工作者的个人心理需求。也就是确定
生产与运作作业的基本单元。
由谁做 做什么 何处做 何时做 为何做 怎么做
(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
工人的生理 要完成的任 企业的地理 工作开始和 组织目标, 绩效与激励
和心理特征 务 位置、工作 结束的时间 对员工的激 方法
场所 励目标
最终目
标结构
图 5-1 工作设计决策
60
工作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明确整个生产运作任务的流程;
②科学合理地分工;
③明确各个工作地或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内容;
④制定工作标准和具体的操作活动。
(二)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
工作地或岗位是生产与运作作业的基本单元,是整个生产运作系统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和细胞,它在
许多方面与整个生产运作系统一样,具有多目标、多因素、系统性和复杂性,它涉及到生产资源的方方面
面。
因此,工作设计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分工与劳动生产率;
②劳动者的体能、运作条件及效用;
③人机工程;
④劳动者的工作心理及兴趣。
二、分工与劳动生产率
所谓分工,就是将一项任务或事务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或单元。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杠杆和推进
器,是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分工有利于专门化而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效率和提高质量保证能力,有利于
采用专业化装备。
劳动生产率可以表达为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其所消耗的(时间)资源的比,即
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
劳动生产率
使用的时间资源( )
科学合理地分工反映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1.分工的定性方面
一项工作任务或事务,一个生产运作过程,分成多少个,怎样的工作地或岗位,这首先是由工作内容
和性质来确定的,在机械加工中,多是由其工艺内容和性质来确定的,不同工艺内容需用不同种的工艺装
备和相应种类的工种来完成,其弹性和互换性较小。同一工艺加工内容需在一个工作地完成,不宜任意分
割。
2.分工的定量方面
一般而言,分工愈细,专业化程度愈高,则劳动生产率愈高。但分工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运输、
储存问题,协调管理问题,增加投资占用的问题等。因此,需用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和测算,寻求工作设计的最佳规划和布局。
三、劳动者的体能与运作效用
被誉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