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ppt

发布:2016-09-05约4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 U R P 术 10、经尿道置入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20~30ml,牵拉气囊导尿管使其压迫膀胱颈部防止前列腺窝渗血 注意事项 配合前列腺电切术必须熟练掌握该手术各种仪器设备和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消毒保养,术前确保功能良好。 手术病人大多是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术前应认真进行评估,术中做好皮肤防护,臀下可垫凝胶软垫(凝胶垫用塑料袋包好,防止冲洗液浸湿污染)。 注意事项 手术开始后,应注意电切液不能中断,严格准确记录电切液的出入量,使用4-5袋电切液应及时提醒麻醉医生进行血气分析监测,以防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术中经常观察下腹部膀胱区,发现异常胀或发硬时应及时通知手术医师。 电切综合征是指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冲洗液经手术创面打开的静脉,膀胱周围或腹膜后间隙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注意事项 术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打哈欠等电切综合征的症状时,应立即通知麻醉医生和主刀医生,配合抢救。 手术时间长,术中随时按摩双下肢,术毕放平双下肢时,可轻轻拍打小腿,避免血栓形成。 注意事项 送病人回病房时,注意灌洗液悬挂牢固,以免因重力误伤病人。 准确记录电切环的使用次数,认真仔细清洗,检查性能是否良好。 术后访视 患者术后第一天,一般情况可,大便未解,无明显腹胀不适,生命体征正常、神清,下腹部膀胱造瘘管通畅,导尿管畅,冲洗出淡血性液体,尿道口无溢液。切除腺体病理:腺肌瘤型增生,伴慢性炎症,为良性病变,暂无特殊处理。 6月 19号术后第三天,一般情况尚可,饮食尚可,腹部无疼痛,无不适症状。生命体征正常。膀胱造瘘管及尿管通畅,冲洗液无明显血性,导尿管,尿道口无溢液。 创伤小、痛苦少 并发症少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临床效果显著 优点 * 1、冲洗液:一般采用3-5%甘露醇溶液,亦可用5%葡萄糖溶液或3-5%山梨醇溶液等。 2、冲洗方法:分高压冲洗(>80cm水柱)与低压冲洗(<30-40cm水柱)两种, * 三)置入电切镜 插入电切镜时应沿尿道走行方向缓慢置入,如遇阻力时,切勿用暴力,以免造成尿道损伤。食指在直肠内托起切除镜头端,有助于进入膀胱,或在直视下将切除镜送入膀胱。 * 吸出切除组织块 常用Ellik排空器,排空器吸满灌洗液后加压冲洗,吸出切除前列腺组织块,应反复冲洗直至无前列腺组织块吸出为此。 附院手术室 段文燕 王杰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主要内容 疾病简介 前列腺电切介绍 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前列腺增生介绍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因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明了,但有四种理论颇值得重视 1、性激素的作用:功能性睾丸的存在为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必要条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2、前列腺细胞为胚胎再唤醒:McNeal根据胚胎发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形成新的结构提出了前列腺增生的胚胎再唤醒学说,认为前列腺增生结节的形成是某个前列腺间质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自发地转为胚胎发育状态的结果。 3、多肽类生长因子:多肽类生长因子为一类调节细胞分化,生长的多肽类物质,有研究表明多肽类生长因子可直接调节前列腺细胞的生长,而性激素只起间接的作用。 4. 生活方式:肥胖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即脂肪越多,前列腺体积越大。 临床表现 膀胱刺激症状 --- 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 迫性尿失禁。 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 血尿 尿潴留 诊断要点 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尿流无力变细,尿滴沥,间断排尿。 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韧,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 超声检查:可显示增生的前列腺,残余尿增加。 尿流率检查:尿流率降低。 本病应与尿道狭窄、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相鉴别。 治疗 等待观察 药物治疗 目前,LUTS/BPH标准的药物治疗包括: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二者联合治疗。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进步使得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数量显著减少。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当前列腺增生导致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反复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及继发性双肾积水等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腔内手术以及激光手术治疗。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是目前BPH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