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房地产实务-习题班讲义-全[考试大论坛精品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经济师考试-房地产实务-习题班讲义-全(中级)
第一章 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城市进化理论把城市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大阶段,依次为( )。(2007年真题) A.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B.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C.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答疑编号3689010101]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19。
2.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 )现象。(2007年真题)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答疑编号3689010102]
【答案】C 【解析】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中,由大到小为逆城市化。如一个城市内部由市区向郊区,称为郊区化。参见教材P23。
3.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被称为( )。(2007年真题) A.需求门槛 B.中心性 C.中心地职能 D.商品销售范围
[答疑编号3689010103]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6。
4.某省的总人口为5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250万人,则该省的城镇化率为( )。(2007年真题) A.30% B.45% C.50% D.55%
[答疑编号3689010104]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19。
5.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由于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是( )。(2006年真题) A.级差地租Ⅰ B.级差地租Ⅱ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答疑编号3689010105]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16。
6.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即“杜能圈”。其中第三圈是( )。(2006年真题) A.自由农作区 B.轮栽农作区 C.林业区 D.放牧区
[答疑编号3689010106]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4。 杜能圈,由城市里向外,依次是: 自由农作区,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林业区,生产木材 轮栽农作区,生产粮食 谷草农作区,提供谷物与畜产品 三圃农作区 畜牧业区
7.韦伯认为,社会集聚是( )。(2006年真题) A.特殊集中因素 B.一般集中因素 C.固定的外在因素 D.固定的内在因素
[答疑编号3689010107]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5。
集聚的分类 内涵 方式 生产或技术集聚 也称纯集聚,是一般集聚因素,是内在因素 规模扩大 分工合作 社会集聚 也称偶然集聚,是特殊集聚因素,是外在因素 交通资源 企业相邻获得额外利润
8.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使用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时索取的( )。(2005年真题) A.平均利润 B.边际收益 C.超额利润 D.边际利润
[答疑编号3689010108]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15。
9.地价是( )的资本化。(2005年真题) A.利润 B.年产值 C.成本 D.地租
[答疑编号3689010109]
【答案】D 【解析】地租是地价的基础(千万不要记反了),地价是地租的资本化。参见教材P17。
10.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 )之和等于一个常数。(2005年真题) A.成本、运费 B.利润、成本 C.运费、利润 D.价格、利润
[答疑编号3689010110]
【答案】C 【解析】利润加上运费,价格减去生产成本,均为常数。 参见教材P4。
P+T=V-E=k 1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把工业产品的( )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2005年真题) A.产出最高点 B.需求最高点 C.生产成本最低点 D.运输费用最低点
[答疑编号3689010111]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5。
12.根据古典地租理论,地租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扣除生产成本和( )后的余额。 A.平均税费 B.平均利润 C.平均市值 D.平均价格
[答疑编号3689010112]
【答案】B 【解析】地租=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参见教材P16。
13.在城市化的后期,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化的速度一般(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