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梅兰芳》.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 梅兰芳 自由默读课文,想想梅兰芳为了拒绝日本人的要求做了哪几件事? 拒绝播音 拒绝登台 避居香港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我会总结 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1.这句话是谁对梅兰芳的评价?简单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这句话在文在起了什么作用?你能换成陈述句吗? 这句话是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赞扬。意思是,那么多史书中记载为了爱国而放弃自己喜爱的戏曲的演员,有几个人呢?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说明梅兰芳是非常爱国的。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小组合作讨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在文中画一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抵 挡 诱 惑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有的民族气节。 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 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写出了梅兰芳的什么? 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情怀。 蓄须罢演 青年时期 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孩子们看到表面轻松的梅兰芳,虽然暂时为找到了一种拒绝日本人的有效方法而“得意”,他的内心其实十分痛苦。 但是,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面对这些劝诱甚至威胁,梅兰芳一律斩钉截铁地拒绝。他一方面坚持蓄须,一方面甚至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对疫苗过敏的他曾请私人医生为他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高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梅兰芳的良苦用心,终于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并想想你能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 抗战整整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青春的八年?然而,梅兰芳却这么坚决,这么毫不犹豫,这么义无反顾地在这八年里与侵略者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殊死搏斗。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之情啊!? 一代大师梅兰芳, 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 梅兰芬芳四海扬。 梅兰芳艺术图片 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