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接生在低危产妇分娩中应用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保护接生在低危产妇分娩中应用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保护接生术运用于临床后,对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三月在嘉兴妇幼保健院运用无保护接生法接生的低危产妇150例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三月未实行无保护接生法,采用常规接生技术接生的低危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为26.67%,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为6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会阴I度裂伤率为61.33%,对照组产妇会阴I度裂伤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会阴完整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了产妇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提高了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提升医院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保护接生;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25-01
传统观点认为:会阴切开术可以预防会阴严重裂伤,减轻产妇盆底肌肉的松弛,避免因产道狭窄导致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外伤性颅内出血,以保障分娩安全,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1],但上述观点无循证医学的证据,而事实上,会阴侧切给产妇留下了深层的切口,增加了产后出血,肛门失禁,产后感染的几率,不利于产后恢复。由于会阴侧切目前管理制度上无严格的控制指标,导致会阴侧切率居高不下。据报道国内会阴侧切率高达85-90%[2]。这与早在十年前就提出的爱母行动新十条倡导的会阴侧切率≤20%,最好≤5%的目标差距甚远[3]。为了寻找一种更科学,安全,既能减轻产妇痛苦,又能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接生方法,我科从2013年9月以来对产妇单胎头位正常分娩时,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3月采用无保护接生法接生的低危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均为顺产,足月,单胎,头位产妇,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8.3±5.3)岁,孕周37-41+6周,平均(39.3±1.1)周,新生儿体重2300-4200 g,平均体重(3340±78)g,选择2013年3月采用传统接生法接生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均为顺产,足月,单胎,头位产妇,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27.5±5.0)岁,孕周37-41+6周,平均(39.7±1.2)周,新生儿体重2350-4000 g,平均体重(3340±68)g,两组患者骨盆外测量正常,排除妊娠合并症,均行硬膜外镇痛分娩,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接生方法 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法:分娩前助产士充分评估产妇会阴条件,胎儿大小,胎心情况,告知产妇分娩时要根据助产士指导来配合做哈气及使用腹压的动作,胎儿娩出的一刹那,要在宫缩间隙期缓慢向下用力,不要扭动身体,或者悬空臀部,否则会导致会阴严重的裂伤[4]。分娩姿势:无保护接生时产妇取半卧位,上半身抬高30°,一般提倡拆台接生,即产床要求前后两部分分离,前半部分固定,后半部分助产时内推或移开。宫缩来临时,产妇双足蹬在脚架上,大腿则靠近腹部,双手握住产床两侧把手或抱大腿,头微抬,下颌贴近前胸,先深吸气屏住,后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宫缩间隙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宫缩再次出现时,再做同样的屏气动作[5]。当胎头拨露2cm×3cm时刷手上台准备接生,会阴消毒后采用1%利多卡因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缓解会阴扩张引起的疼痛,同时,阻断双侧阴部神经的传导,使盆底肌肉松弛,会阴皮肤肌肉弹性得到最大限度伸展,有助于胎儿娩出[6]。胎头拨露至会阴后联合紧张时,嘱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宫缩时以左手或双手控制胎头,宫缩间隙时放松,与产妇沟通并指导,监测胎心,胎头娩出速度以每次宫缩时胎头娩出增大不超过0.5cm-1cm为宜,注意宫缩的强度和产妇用力的大小,如宫缩强,产妇用力猛,可嘱其宫缩时嘴巴张大哈气,双手放松,在宫缩间隙期使用腹压,当胎头缓慢娩出后,清理呼吸道,下一阵宫缩时协助娩前肩,待前肩充分娩出后,双手拖住胎头,轻轻上抬缓慢娩后肩,娩肩时嘱产妇避免使用腹压,并注视胎儿后肩及会阴部,与产妇强调此刻与助产士配合的重要性,利用哈气运动所产生的腹肌力量将胎儿缓慢从阴道滑出,将胎儿置于产妇腹部,使用洗耳球进一步清理呼吸道,擦干全身,抱至预热的辐射台上断脐。如分娩前评估产妇会阴炎症、会阴已裂伤、会阴过紧、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能避免者,或胎儿宫内窘迫急需结束分娩者,行会阴侧切。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保护法接生:接产者站在产妇右侧,一般不拆台,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