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篇 (牛羊消化器官的构造1).ppt

发布:2018-08-16约2.2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牛羊消化系统的构造 牛、羊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 一、口腔 由唇、颊、硬腭、软腭、口腔底、舌、齿、齿龈及唾液腺组成。 功能:采食、吸吮、咀嚼、尝味、吞咽和泌涎等功能。 (一)唇 羊:唇薄而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有鼻镜。 (二)颊 构成口腔侧壁。 颊黏膜上有许多锥状乳头。 (三)硬腭 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 形态:前后较宽,中间稍窄。 黏膜厚而坚实,上皮高度角质化。 (四)软腭 构成口腔的后壁。 为硬腭的延续。 咽峡:软腭游离缘与舌根之间的空隙。 (五)口腔底 前部由下颌骨切齿部构成。 有一对乳头,称舌下阜(为下颌腺管的开口) (六)舌 1 组成:舌尖、舌体和舌根 舌系带:舌尖与舌体交界处腹侧,与口腔底相连的黏膜褶。 舌圆枕:在舌体背后部有一个椭圆形隆起。 2 舌乳头 舌背面黏膜形成的乳头状突起。 (七)齿 1 齿式 动物齿的排列方式。 分为切齿、犬齿和臼齿。 切齿分门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 臼齿分前臼齿和后臼齿。 牛羊无上切齿和犬齿。 2 齿的形态构造 (1)齿冠、齿颈和齿根。 (2)构造: 齿质: 内层,淡黄色 釉质:齿冠部齿质外侧。光滑,最坚硬。 齿骨质:包于齿根。略黄色。 齿髓腔 (3) 齿龈:被覆于齿颈及邻近骨表面的黏膜,为口腔黏膜的延续。粉红色。 (八) 唾液腺 能分泌唾液的腺体。 润湿食料,便于咀嚼、吞咽、清洁口腔和参与消化。 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1  腮腺 呈不规则长条状,大部分位于咬肌后部表面,下颌支和寰椎翼之间。 淡红褐色。 导管开口于第5(牛)或3-4(羊)上臼齿相对的颊黏膜。 2 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内侧。 淡黄色。 腺管开口于舌下阜。 3 舌下腺 位于舌体与下颌舌骨肌之间。 开口于口腔底。 二 咽 位于口腔与鼻腔的后方,喉和气管的前上方。 组成: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功能: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鼻咽部:鼻腔的后方,软腭的背侧。 口咽部:软腭和舌根之间。 喉咽部:喉口的背侧。 三 食管 颈段:颈前1/3位于气管的背侧,到颈中部偏至气管的左侧。 胸段:纵隔内,转至气管的背侧,到达膈。 腹段:短,以贲门开口于瘤胃。 四 胃 前接食管,开口为贲门,后以幽门通十二指肠。 储存食物,初步消化和推送食物进十二指肠。 (一)瘤胃 1 位置 腹腔的左侧,后腹侧部越过正中矢状面而突入腹腔右侧。 前:7-8肋间隙 后:骨盆腔前口。 2 形态 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 左右纵沟和前后沟———背囊和腹囊 背侧与腹侧冠状沟———后背和后腹盲囊 瘤胃前庭:前背盲囊的基部 瘤网胃口 肉柱:瘤胃各沟相对应的内侧面。 3 瘤胃壁的构造 (1)黏膜 棕黑色或棕黄色。 (2)瘤胃乳头 圆锥状或叶状,与瘤胃的吸收有关系。 (二)网胃 1 位置 季肋部正中,紧靠膈的后方,约与6-8肋骨相对。 2 形态 梨形,前后稍扁. 网胃底置于胸骨的后端和剑状软骨上. 网胃上端有瘤网胃口与瘤胃背囊相通. 瘤网胃口右下方为网瓣胃口,与瓣胃相通. 3 网胃壁的构造 网胃嵴:黏膜形成一些隆起的皱褶。 网胃房:网胃嵴形成的多边形小室。 (三)瓣胃:呈椭圆形,位于右季肋部,瘤胃与网胃交界处的右侧。 瓣胃壁 粘膜形成百余片、宽窄不同的叶片,称“百叶胃”。 (四) 皱胃(真胃) 犊牛胃的特点 黏膜(固有膜)内有腺体: 贲门腺区:环绕瓣皱胃口 胃底腺区:位于胃底和大部分胃体。 幽门腺区:位于幽门部和一部分胃体。 7个通口与5个部位相通: 两个鼻后孔(鼻腔) 两个咽鼓管咽口(中耳) 一个咽口(口) 一个食管口(食管) 一个喉口(喉) 反刍动物的胃为多室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前三个胃为前胃,第四个胃为真胃。 瘤胃 瘤胃乳头 食管沟 由两个隆起的黏膜褶形成,其自瘤胃贲门,沿瘤胃及网胃的右侧壁下行,止于网瓣胃口。犊牛的食管沟发达,吸允乳汁或饮水时,食管沟闭合成管。 (1)形态:呈前大后小的葫芦形。 (2)分部: 胃底部—前段,粗大 幽门部—后段,细 (3)位置:右季肋部 和剑状软骨部。 (4)出入口:瓣皱口 幽门 * * 1. 消化管 咽 食管 胃 口腔 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