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设 波形发生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 设计目的.......................................1
1.1 课程设计目的.................................1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
2. 设计方案论证...................................2
2.1 DAC0832(D/A 转换器)........................3
2.2 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3
2.3 件的外部连线.................................4
2.4 程序.........................................6
2.5 程序段流程...................................7
3. 序设计结果与分析...............................10
3.1 本的波形选择和波形发生.......................10
3.2 实现波形选择和频率可调(三级可调关键程序段).18
4. 课程设计体会...................................23
5. 参考文献.......................................23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1
设计的目的
1.1 课程设计目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8086 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以及微型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介绍等内容。要求学生对微机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8086 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微机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方法等,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常规的芯片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课程中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来选择课题,并且独立完成课题,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画出电路板图,编写程序以及程序流程图。
针对《数字信号发生器及其控制》这一课题,主要涉及到硬件的连接(主要用到芯片有:8088CPU、DAC0832、8255 等)以及硬件连接原理图,程序的编写(主要涉及到显示波形以及通过开关来对波形进行选择)以及各个子程序或程序段的程序流程等,具体详见各个小节。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在微机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所学转化为所用,更是一个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很好机会。
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2.1简述
我们知道当我们用计算机来构成数据采集或者是过程控制等系统时,所要采集的外部信号或被控制对象的参数,往往是温度,压力,流量,声音和位移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但是,计算机只能处理不连续的数字量,即离散的有限值。因此,必须用模数转换器即A/D 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量后才能送入计算机进 沈 阳 大 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NO.2
行处理。
而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也必须通过数模转换器即D/A 转换器转换成模拟量后,在示波器上显示结果波形和在记录仪上描述下来,或者是驱动执行部件,才能达到控制目的。可见模数或数模转换在构成一个控制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这里通过设计这个数字信号发生器,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该转换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及设计一个控制系统。
针对这个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是通过外部设备来进行选择控制,比如说可用开关来选择波形和调节波的频率等,因而在设计中可以用到借口芯片8255 来完成该功能,通过开关的切换来改变8255 的输入,从而对数字信号发生器进行控制。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选用一定数目的开关来选波形,另外选一定的波形来改
变波的频率,在使用时,可以用四个开关来选波形(可8255接PB0 至PB3 端口),用另外四个开关来调节频率(可接8255 的PB4 至PB7 端口)。用于实验箱上只有四个可用的开关,只能分别用两个,可分别完成四次选波和频率的三级可调。
1.2.2内容及要求
以8086CPU 为核心,拓展相应的接口单元,要求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并且各种波形可以选择,可在虚拟仪器上实现。主要的接口芯片是0832转换器(D/A)。
实验条件:TD-ACC 教学设备及所需的接口芯片。
设计要求:
1) 画出数字信号发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