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先行
2.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 终身教育
4. 教师专业发展
5. 最近发展区
6. 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题
1.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2. 简述集体教育原则。
3.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4.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 试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
2. 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3. 评述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4. 试析精细加工策略的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 【参考答案】
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发展。主要是
因为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而教育又在培养人。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同时,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所以,很多国家采取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模式。但是这里的发展不是教育过度的超前发展,也不是教
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
2. 【参考答案】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
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他们主张:一是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
社会需要来确定;二是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三是教育的目的在
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四是
第 1 页 共 7 页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
效益来衡量。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
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
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
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 【参考答案】
终身教育思想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国际上流行于 60 年代,特别是在《终身教育引论》(保
罗·朗格郎 )和《学会生存》发表之后。此后出现的“学习化社会”“回归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
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4. 【参考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
也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
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5. 【参考答案】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
为人为的发展”。所谓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就是指教学要考虑儿童己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
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
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
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
助可以达到的较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 “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
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
根据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
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能考虑到儿童
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都有利于儿童的发
展。
6. 【参考答案】
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
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