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以温暖和在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给孩子以温暖和在乎
清晨,孩子们陆续来到幼儿园,一声声“老师早”让原本有点冷清的活动室一下子热闹和温馨起来。乐乐走进活动室就跑过来一本正经的和我说:
“我妈妈早上肚子痛。”
我刚想问个究竟,调皮的小家伙就跑开了。我匆忙看完几本小朋友的作业本,就去找乐乐。我只想知道乐乐妈妈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紧。在玩耍的孩子们中间我找到了乐乐,抓住他问
“你妈妈怎么了?有没有去上班?”
他点点头。来不及等我再细问又跑开了。哎,真是拿他没办法。可是我的倔劲也来了,一定要问个究竟。
吃过午饭,孩子们照例又在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时假如找乐乐说话的话他可能有点心不在焉。于是在一边静静的等待,等他玩的尽兴了,我就悄悄的把他拉到身边,仔细的问他。
“妈妈有没有去看医生啊?”
“没有”“那妈妈上班了吗?”
“上班了啊!”
“你是不是早上不想来幼儿园啊?”
乐乐看看我,顿了一下,摇摇头。这时我心里明白了。
联想到前几天乐乐妈妈和我在聊天的时候说起,乐乐最近有些不想来上幼儿园。乐乐妈妈也是比较有自己想法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旨在“快乐”就行,而孩子在升入大班后,难免在学习和心理上有点改变,再加上老师的调动,多少对乐乐有点影响。从和乐乐的聊天中我明白了乐乐妈妈的用意,早上孩子有点不情愿,乐乐妈妈就对孩子说了大人的想法,那就是“看妈妈身体不好还要上班的”或许我不明白他们娘俩在家里的全部对话,但是我知道乐乐妈妈在以自己的立场和现实来教育孩子。
感谢乐乐妈妈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我想我也应该更多的关注乐乐,给孩子以往熟悉的温暖和在乎。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