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知识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杯托的手法 在乌龙茶茶艺表演时,奉茶要用到长方形的杯托, 如何奉茶?可采用下列手法: 1.双手奉茶法:双手拇指和食指从上向下拿起杯托连同上面的茶杯和品茗杯,注意手指拿在杯托靠近中间的地方,留出杯托两端,奉茶时,客人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杯托两端由下向上接住杯托。 2.单手奉茶法:右手拇指在上,四指在下连同杯子拿起杯托,横放在左手掌心,左手拇指放在杯托的边缘上,四指伸直放在托底。奉茶时,客人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杯托两端由上向下接住杯托。 茶具演示要领 茶具的演示要求 (1)要有顺序,有规律地向客人逐个演示及介绍。 (2)要展现出艺术形式,演示过程的全部操作 要有艺术感,讲究节奏和韵律。 (3)要使演示与摆设结合进行,演示与摆设是 连贯性动作,这样才能形成艺术感。 (4)手拿茶具时应拿三分之二以下的地方,不能沾 杯口。 茶具演示要领 1。演示的顺序要有规律,习惯顺序是:首先演示及介绍茶盘或茶台,接着是茶壶、壶垫、茶杯、杯托、茶滤、茶海、杯洗、煮水壶,然后是茶荷、茶叶罐、奉茶盘,最后是用具组,即茶则,杯夹、茶漏、茶刮、茶签和茶巾等。 2。演示的姿态要高雅。大件茶具不必拿起来展示,如茶盘、杯洗、煮水壶等,可用双手或单手示意;对于拿起方便的茶具,应拿起来向客人演示,一般用右手的大母指、食指和中指执拿,无名指和小母指要相应地半弯曲外露形成优美姿态作衬托;左手的全部手指伸直,食指和中指稍挺托着茶具作配合。对于那些较轻小的茶具,如茶则、杯夹、茶漏、茶刮、茶签等,宜用单手执拿演示。 3。演示的动作要柔和。尤其是手碗,举起的高幅度要适中,高可平肩,幅约40厘米。 4。演示的表情要面带微笑,拿起一件茶具时,眼神向着客人,示意这是什么。然后,由左向右移动,再由右向左移动,目光跟着演示的茶具转动,最后放入茶道组合。 5。介绍茶具要语调柔和、节奏放慢,语句结合演示节奏,一般是先介绍这是什么,紧接着介绍其用于做什么。 行茶手法 温杯洁具手法 用开水将茶壶、品茗杯、闻香杯烫洗一遍,以提高壶杯温度,乌龙茶特别需要温杯和温壶,在冬天尤其必要。据研究,100℃的开水冲入冷杯中,温度下降10~15℃。 温壶可用开水内外浇淋,然后提起摇晃几下倒出, 温杯(洗杯)有几种:潮汕泡法是用拇指食指捏住杯口,中指托底,将杯侧立,浸入另一只装满沸水的杯子中,用食指轻拨杯身,使杯向内转三周,均匀受热,并洁净杯子,最后一只杯在手中晃动数下,将开水倒掉即可。台式泡法是用杯夹将闻香杯中的水倒入品茗杯中,再用杯夹将杯中开水倒入茶盘中。如用无盖茶船烫杯,也可在茶船中“船内温杯”。 盖杯洁具是先将杯盖倒置杯中,倒入少量开水(1/3),用茶针压杯盖一边使之翻正并稍颁斜露缝,然后右手拇指、中指夹住杯身,食指压住杯盖,逆时针轻轻旋转三圈,将水倒出,放回杯托上,用右手揭开杯盖斜搁在杯托右侧。 玻璃杯洁具:将玻璃杯一字排开,倾入1/3开水,然后从左边开始,右手捏住杯身,左手托杯底,逆时针轻轻旋转杯身,将杯中开水倒入茶盘。 投茶入壶手法 茶叶入壶,有两种方法。一是茶叶置于茶荷内,茶荷本身有引口,将引口贴近壶嘴,用茶匙拨入壶中;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茶漏。茶漏置于壶口之上,用茶则将茶叶从盛茶器中舀出,直接通过茶漏入壶。 温润泡手法 置茶后,根据冲泡水温,右手持开水壶倾入开水,用水量为茶杯容量的1/4或1/5,右手握住玻璃杯上端,杯底不离茶盘,提杯向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茶叶浸润,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时间约掌握在15秒钟以内。如用茶壶冲泡,冲水淋盖后,也可提起茶壶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数圈后再倒茶。 单手回转冲泡手法 右手提开水壶,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口(茶杯口)内壁冲入茶壶(杯)内。逆时针回转,寓意招手“来!来!来!” 。表示欢迎客人,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 双手回转冲泡手法 如果开水壶比较沉,可用此法冲泡。双手取茶巾置于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壶左手垫茶巾部位托在壶底,右手手腕逆时针回转,令水流沿茶壶口(茶杯口)内壁冲入茶壶(杯)内。 “内外夹攻”泡茶手法 温润泡(洗茶)后,再次注水入壶,盖好后,再用一泡的茶汤淋壶身。这时如使用无盖的茶船,茶船内积水涨到壶的中部,正所谓“内外夹攻”。 茶汤淋壶,是养壶必做之程序。壶身经过茶汤的润泽,会焕发出紫砂特有的光泽和神韵。 凤凰三点头冲泡手法 用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