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语言案例教程(第2版)》教学指南.doc

发布:2017-06-29约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语言案例教程(第2版)》教学指南 一 本书的定位和任务 本书是中职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教材。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关于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与逻辑思维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基本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他们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 本书的教学目标 本书的教学目标是:牢固掌握C语言中各种变量、各种数组的定义和使用;牢固掌握C程序中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熟练使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和函数模块建构程序;了解指针和结构体的简单应用;能阅读和调试一般的C语言程序。 三 本书的特色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把C语言编程的基础知识以案例形式进行组织和展开。案例设计中尽可能地考虑了教材面向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趣味性、实训性和思想性。案例实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源动力,借此逐步推进学习进程的深入浅出。本书做到了案例大而不难,语法精而不漏,这对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四 本书源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环境: 1 操作系统:dos6.0/windows 98//2000//xp 2 编译平台:UCDOS98+TC2.0 五 教学课时安排 章序 内容 讲授课时 上机课时 合计课时 1 编程拉练:移动的金字塔 6 5 11 2 C语言基础 4 5 9 3 运算符与表达式 4 5 9 4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 1 3 5 选择结构 6 4 10 6 循环结构 8 4 12 7 数组 6 6 12 8 函数 6 3 9 9 编程实训:俄罗斯方块 4 14 18 10 C语言的高级特性 7 4 11 11 编程阅读:演玩汉诺塔 0 0 0 合计 51 51 102 说明:第11章作为学生阅读内容,不讲授。 六 各章节内容和建议 第1章 编程拉练:移动的金字塔 教学内容: 仅输出一个点的C语言程序 主函数main()的专用名及基本结构,主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字符输出函数putchar()的使用格式和功能 UCDOS的启动、TC2.0的启动 TC集成环境下C程序的编辑、保存、运行和观察结果 清屏函数clrscr()的使用格式和功能 for语句的基本格式和作用 光标定位函数gotoxy()的使用格式和作用 双重for循环的构成要领 三重for循环的构成要领 延时函数delay()的使用格式和功能 快捷键(F2、F3、Ctrl+F9、Alt+F5、F8、Alt+X )的使用 教学重点: 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C语言程序的上机运行步骤 教学难点: for语句的一般格式和执行流程 双重循环的构成 三重循环的构成 教学建议: 本章的开场白安排为学生自学; 1.1 从画一个‘*’号起步 本小节共用2课时。内容主要是有2个例题和2个说明。有条件的可先用一节课在投影室边讲边演示,第二节课学生再在机房上机验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UCDOS的启动和TC2.0的启动,了解TC2.0中的菜单操作;掌握F2、Ctrl+F9、Alt+F5等快捷键操作;从例题例1.01的运行结果来掌握字符输出函数putchar()使用格式和作用。 本节要点: (1)C程序的基本样式 #include”stdio.h” main() { 语句组 } (2)大括号中的“语句组”系伪代码,只能用来分析讨论,不能作为C语句; (3)主函数的一般形式 main() { 语句组 } (4) 3种键盘字符的作用: # 预处理命令的标志 ()函数的标记 ; 语句的结束标志 (4)字符输出函数putchar()的使用格式和功能; (5)UCDOS的启动、TC2.0的启动; (6)进入编辑窗口:F10(激活主菜单)→“File”→“New”; (6)TC集成环境下C程序的编辑、保存、运行和结果观察; (7)快捷键(F2、F3、Ctrl+F9、Alt+F5、F8、 Alt+X)的使用。 1.2画点成线 1.3画线成形 这两个案例共用2课时先用1课时上机验证例1.02、例1.03,然后再用1课时讲解两源程序,重点是一重循环,并要要求学生通过看书尽可能了解for语句的执行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