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详解.doc

发布:2016-09-04约1.44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 1. 了解仪器分析的作用、特点, 2. 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 3. 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1. 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基础, 2. 掌握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3. 了解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工作原理, 4. 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定量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5. 掌握电位滴定原理及计算方法, 6. 熟练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7. 了解自动电位滴定。 重点和难点: 能斯特公式,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工作原理,离子选择性电极定量测试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法的影响因素及其克服方法,滴定终点指示方法,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1 绪论 能斯特公式——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 对于电极反应Ox + ne→Red,其电极电位符合公式Nernst公式, 即:Ψ = Ψ0Ox/Red + RT/nFln(αOx/αRed),式中:各项意义 电极的种类 (1)指示电极(2)参比电极(3)工作电极(4)辅助电极 2-2 电位分析法 1.直接电位法(电位测定法):通过对电动势的测量直接定量被测物浓度(活度)。 2.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突变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的测试方法,称电位滴定法。 1 膜电位与离子选择性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某种特定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的一种化学敏感器。 膜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原理 ΔΨM = K+2.303RT/F ·lgαH+,试 ΔΨM = K-2.303RT/F· pH试 由上式可看出,若温度一定,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成线性关系。 与玻璃电极类似,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也遵循能斯特公式 ΔΨM=K±2.303RT/nF· lnα 由此可知,在一定条件下(T、P恒定),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位和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是线性关系。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 设i为某待测离子,j为共存干扰离子,ni,nj分别为i离子和j离子的电荷转移数,则 ΨM = K±RT/niFln[αi +ki,j (αj)ni/nj] ki,j为j离子对i离子的选择系数,ki,j越小,则电极对i离子的选择性越高,即j离子干扰小,通过选择系数可估算某种干扰离子对测定造成误差。 %相对误差 = ki,j×(αj)ni/nj/αI×100%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方法、影响因素 一、溶液pH测定 pH试=pH标+(E-E标)F/2.303RT 二、其它离子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 1.测试原理 同pH测量相似,但通常以甘汞电极为负极,离子选择性为正极 有:E = K ± 2.303RT/nFlgα-Ψ甘汞 E = K, ± 2.303RT/nFlgα 若T、P不变,则K,为常数,故E~lgα呈线性关系,若测得E即可求得α。 2.测试方法 ⅰ)标准曲线法 缺点:适合于离子强度小或样品简单的测试,采用加入TISAB或标准加入法测定可克服。 ⅱ)标准加入法 Cx = CsVs/V0(10ΔE/s-1)-1 优点:只需一种标准溶液,可减少离子强度变化引起的误差(γ恒定)。 ⅲ)作图法(连续标准加入法) 三、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法因素 1.电动势测量误差 %相对误差= nΔE/0.02568=38.9nΔE(V)=0.0389nΔE(mV) ⅰ)n越大,相对误差增大,故一价离子误差最小,二、三价误差大。 ⅱ)ΔE越大,%相对误差越大。 2.干扰离子影响 ⅰ)有膜电位产生 %相对误差=ki,j*αi(ni/nj)*100/αj ⅱ)与测量离子起化学反应 例测定F-存Al3+,会形成[AlF6]3-,须掩蔽或分离Al3+ 3.pH的影响 ⅰ)对膜有影响 ⅱ)与待测离子起化学反应 用TISAB溶液可克服pH的影响 4.温度的影响 E = K ± Slgα K和S均与温度有关,用温度补偿装置可消除温度的影响。 5.浓度的影响 低于极限值,响应时间升高,误差增大。 6.响应时间的影响 7.迟滞效应:测定前接触试液引起。 电位滴定法 一、原理 滴定过程中,接近等当点时,被滴定的物质浓度发生突变,由此,引起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突变,导致电池电动势突变,从而指示终点。 二、特点: 1.准确度较电位测量法高,相对误差可≤0.2%。 2.可用于浑浊或有色溶液体系。 3.可用于非水体系(有机物测定)。 4.可连续和自动化,适用于微量分析。 三、缺点:到达平衡时间长,操作费时。 四、确定终点的方法 1.滴定曲线法(E-V曲线法)以E为纵坐标,滴定剂体积V 作横坐标,绘E-V曲线,E-V曲线上的拐点即为等当点。 2.一级微商法 ΔE/ΔV(ΔE/ΔV~V曲线法) ΔE/ΔV~V曲线的顶点为等当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