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资料整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第一节 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资料整理的涵义和作用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资料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是对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搜集资料过程出现虚假、差借、短缺、余冗等现象。需要对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与审核,检漏补缺,去假存真,去粗取精,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其次,它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对分散、零碎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才成为可能。;再次,它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对资料进行整理后能使原始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原始资料具有长期保存和利用的价值。
二、资料整理的原则
1.真实性。这是资料整理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2.准确性。事实要准确,数据要准确,事实材料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互相矛盾。
3.完整性。反映某一社会现象的资料必须尽可能全面,如实地反映该现象的全貌,不能残缺不全。
4.统一性。各个调查指标要有统一的理解和解释,对调查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单位也要统一。
5.简明性。整理后的资料要以简单、明确、集中的形式反映出来。;三、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
1、资料的审核。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资料的编码。如果所收集的资料要输入计算机处理,必须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
3、资料的分组。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及分析研究对象的需要,确定分组标志,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整理与统计。
4、资料的汇总。将分散资料以集中的形式显示出来。全部数据汇总,或在分组基础上汇总。
5、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以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形式,集中、简明、直观的显示汇总资料。;第二节 资料的审核与汇总;一、资料审核的一般要求
着重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真实性主要包括这样两方面的要求:第一,调查资料来源的客观性问题;第二,调查资料本身的真实性问题。
资料的准确??的审核要着重检查那些含糊不清的、笼笼统统的以及相互矛盾的资料。
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调查资料总体的完整性,即检查是否按设计过程进行等;二是每份调查资料的完整性。;二、资料审核的方法
资料审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逻辑审核与计算审核。
—逻辑审核。即检查调查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乎逻辑和常识,项目之间有无互相矛盾之处,与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对照是否有明显出入等等。
—计算审核。即针对数字资料进行的审查。要检查计算方法有无错误,度量单位有没有用错,前后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之处。
资料的审核中,如发现问题,视情况及时处理;补充或纠正、注意在离开调查现场前进行审核。; 三、资料的编码
如果整理后的资料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则在资料的整理工作中还须对资料进行编码,即将问卷或调查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符号。
—多用于结构性调查,如结构式问卷。
—对于问卷表或调查表中的少数开放式问题,可在对所有回答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给每一类回答定一个代号,制成编码表。
—对于打算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资料,事先可在问卷上写上编码。
—编码的技术或技巧。;四、资料的汇总
资料的汇总,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将资料中的各种分散的数据汇聚起来,以集中的形式反映调查单位的总体状况以及调查总体的内部数量结构的一项工作。
资料的汇总分为总体汇总和分组汇总两类汇总方法。
—前者是为了了解总体情况和总体发展趋势的。
—后者是为了了解总体内部的结构和差异的。
过录法:把原始调查资料过录到预先设计好的过录表或汇总表上,然后加总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资料的分组; 一、资料分组的涵义和作用
所谓资料分组,也称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标志,将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组的一种整理资料的方法。
它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把性质相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我们能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
;资料分组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的作用:
—1、可以找出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异。
—2、可以深入了解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
—3、可以显示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案例);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资料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分组标志。
所谓标志,是指反映事物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之分。
品质标志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标志,如调查对象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
数量标志是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标志,如调查对象的年龄、工龄、收入等等。
分组的原则:
要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要选择能够反映被研究对象本质的标志。
应多角度地选择分组标志。本质特征,但不唯一;三、分组的类型
根据所使用的分组标志的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