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北医学大学.ppt

发布:2019-10-05约3.74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臺北醫學大學 附設醫院 回顧與展望-院務報告 報告人 吳志雄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報告大綱 回顧來時路 篳路藍縷: 附醫的誕生與成長 以啟山林: 數字在說話, 好還要更好 ! 環視與身處 臨淵履冰: 附醫面對的挑戰 展望未來時 目標及堅持: 目標確定之後, 方向才有意義 ! 策略與方法: 第一次就得用正確的方法作對的事 ! 附醫的標誌 篳路藍縷: 附醫的孕育 第一醫療大樓破土 篳路藍縷: 附醫的誕生 第一醫療大樓 原始外觀 附設醫院歷任院長 首 任: 江萬煊 院長 (65.08~66.07) 第二任: 廖應隆 院長 (66.08~67.10) 第三任: 劉和育 院長 (67.11~69.07) 第四任: 林守田 院長 (69.08~72.07) 第五任: 李宏生 院長 (72.08~79.07) 第六任: 陳守誠 院長 (79.08~81.07) 第七任: 陳庵君 院長 (81.08~85.08) 第八任: 潘 憲 院長 (85.09~91.08) 現 任: 吳志雄 院長 (91.09.01起 ) 以啟山林: 附醫看得見的成長 設備--逐步更新各項重型儀器設備 CT、ANGIO(DSA) 、MRI 等X光機 成立先進醫療單位 心導管室、心臟外科、 核醫科、乳房中心、影像中心、正子掃瞄中心(PETT) 等 營收(參見附表) 門診與住院 急診 收入趨勢表 門診與住院人次的成長 急診人次的成長 歷年營收的成長(月平均) 不容易看見的成績 行政效率 縮短財務作業流程(健保申報由翌月20日縮短至6日) 建立附醫債信,降低採購成本 健全財會制度--完成成本會計制度( 86學年度正式實施) 價值堅持—正派經營, 品質第一 通過英國 SGS ISO9002 Health Mark品質認証(88.10.12 授證) 初步完成臨床醫療導引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附醫之寶—團隊精神 兄弟醫院科室主管的搖籃 醫療資訊與影像系統的研發--建立診間醫令、開發住院醫令、 開發IPACS,建立臨床資訊站,持續建構e-Hospital Good is the enemy of great! 好,是成就 偉大 最大的障礙! 而這也正是為什麼 偉大 如此希罕的主因。 … 絕大多數的企業都還談不上 偉大 ,更精確 的說法是 — 大部分的企業都做的蠻好的 — 而這也恰好是他們無法晉身”偉大企業 ” 最大的問題所在! — Jim Collins, Good to Great/Built to Last 要往何處? 附醫未來的希望所繫 - 第三醫療大樓 - 第三醫療大樓完工之後: 醫院規模符合醫學中心標準 一般病床 525 床,全院 721 床 有較充足的教學、研究及醫療空間全院 建坪共約 22,000 坪,為原本的 3 倍,總床數僅為原來的 1.6 倍;樓地板面積/床數比達 30 坪/床 的超高標準 保健中心及附設停車場外觀 第三醫療大樓全區配置圖 第三醫療大樓立面示意圖 A building is just a building! 展望附醫的未來 我們的價值觀 正直 (culture: decent, integrity) 高尚與正派是經營醫療機構所必須堅持的首要價值標準 品質 (quality: patient-centered) 高品質的醫療成就了醫院存在的正當性 效率 (strategy: benchmark, profitable) 高效率的管理提供醫院永續經營的可能 我們的目標 醫學中心的格局與品質(how, when and what) 策略 成本管控(cost down) 人事: 效率, 多工, 精簡 材料: 節約, 共用 流程: 簡化 重點發展(focus) 複製成功: 腫瘤治療中心, 脊椎治療中心等 資源槓桿: 萬芳與附醫, 學校與附醫 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病患中心顧客為尊 運用資訊系統簡化流程 方法一: 開拓新財源 積極開發、推廣自費醫療業務 增加企劃小組的組織動能與質量 優先推動高成本效益的自費服務項目。 加強行銷現有已施行且具成效好口碑的自費項目 專案協助有能力、魅力以及集客力的醫師開設自費門診 積極招募具知名度,且有實力增加自費醫療收入的醫師。 結合學校與醫院現有的資源,開發收費的訓練課程 以專案經理的模式積極經營每一個交辦的、配合性質的醫療任務,追求最高附加價值的創造。 發展目標:自目前佔本院收入僅佔總收入5%的自費收入,推展至20%為目標 開拓新財源 強化急、重症醫療及門診手術 發展特色: 積極爭取在附醫設立comprehens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