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然药物学》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6-25约2.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然药物学教学大纲 药物制剂专业(中专) 一、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的细胞结构。药用植物的分类,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常用生药的功效用途与主要药理作用 2、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的一般方法及原则; 药用植物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的组织构造。生药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能力(技能)目标: 1 运用天然药物学基本知识能对所讲授的药材进行识别和初步的品质评价。 2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对药材进行简单理化鉴定的基本能力。. 3 具有运用药用植物学知识进行简单显微鉴别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药材仓储、养护初步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了解:天然药物学基础的研究目的和任务。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天然药物学基础的方法。 第二章 植物形态和解剖基础知识 第一节植物细胞 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的特化和后含物的种类。 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掌握: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形态特征、存在部位。维管束类型。 了解:各种组织的主要生理机能。 第三节 种子植物器官 一 根 掌握:根的外部形态及其类型。根的内部构造。 了解:变态根的类型,根的生理功能;单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区别;根尖及其分区;根的异常构造。单子叶植物根和双子叶植物根的主要区别,根的生理功能。 二 茎 掌握:茎的内部构造。茎的类型和外形特征。 了解:茎尖及其发展,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点。了解茎及变态类型,茎的生理功能。 三 叶 掌握: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单叶与复叶、叶序。 熟悉:双子叶植物叶的组织构造。 了解:单子叶植物叶和裸子植物叶的构造。变态叶的类型 四 花 掌握:花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花冠类型;雌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各种类型的花序特征。 五 果实 熟悉:果实的类型和构造。 了解:果实的发育,果实的生理功能。 六 种子 熟悉:种子的类型和构造。 了解:种子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 药用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第一节 植物分类概述 掌握:。植物分类的等级。 熟悉:植物命名的原则。植物分类的目的、任务 了解:植物分类简史。 第二节 低等植物 熟悉:藻类、菌类和地衣类植物的特征。 了解:常用的药用代表植物。 第 三节 高等植物 熟悉: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门和其各科的特征。被子植物门各主要科的特征。 了解:常见高等植物各科中的主要药用植物。 第四章 生药的资源,采收,加工,贮藏 熟悉:?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生药加工与干燥的一般方法 。生药的防霉、防虫害、防变色、变质的方法。毒剧生药的保管方法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的概况 第五章 中药的炮制 熟悉:生药炮制的目的。 了解: 炮制对药材成分的影响;生药净选、切制、炮炙的一般方法 第六章 生药的鉴定 掌握: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了解:生药鉴定的意义和目的,生药鉴定的依据及鉴定技术的发展。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植物类生药 ?掌握:本大纲规定的重点植物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 熟悉:本大纲规定的重点植物类生药的来源、采制及品质标志。 了解:其他植物类生药的主要性状特征,鉴定要点。 第八章 动物类生药 掌握:本大纲规定的重点动物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 熟悉:本大纲规定的重点动物类生药的来源、采制、贮藏及品质标志。 了解:其他动物类生药的主要性状特征,鉴定要点。 第九章 矿物类生药 掌握:本大纲规定的重点矿物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 熟悉:本大纲规定的重点矿物类生药的来源、采制、贮藏及品质标志。 了解:其他矿物类生药的主要性状特征、鉴定要点。 本大纲所要求的重点讲授的生药见下表: 1、植物类生药: 大黄 川乌与附子 黄连 白芍 甘草 黄芪 人参 当归 柴胡 丹参 黄芩 党参 半夏 川贝母 麦冬 天麻 桔梗 百部 沉香 厚朴 肉桂 黄柏 大青叶 金银花 红花 五味子 苦杏仁 小茴香 马钱子 麻黄 薄荷 淫羊藿 冬虫夏草 茯苓 2、动物类生药: 熊胆 麝香 鹿茸 羚羊角 牛黄 3、矿物类生药: 朱砂 学时分配方案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 讲授 实验 1 第一章 绪言 1 1 2 第二章 植物形态和解剖基本知识 6 6 3 第三章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2 2 4 第四章生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