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科重点总结(21100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xx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科重点总结(21100字)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连续、系统、综合、全面) 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概念的特点: 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会计的主要特点。
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进行记帐、算帐、报帐)
事前监督 内部监督 ① 财政 ④ 人民银行
事中监督 国家监督: ② 审计 ⑤ 证券监管
事后监督 外部监督 ③ 税务 ⑥ 保险监管
社会监督
会计的对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
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
的经济活动”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动动。”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会计实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资不抵债,适用破产清算,时间范围)
会计主 会计分期 (年度和中期)
①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
货币计量②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选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币值不变) ③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收据)
收付与权责区别 权责发生制(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①可靠性;[实际发生,如实反映]
②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③可理解性;[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④可比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企业及会计期间相互可比]
⑤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⑥重要性;[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有关交易或事项] ⑦谨慎性:[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收益)、低估负债(费用) ⑧及时性;[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提前或延后。
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对象 总分类帐(明细帐) 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资 产
财务状况 [ 静态 ] 负 债 资产负债表要素
所有者权益
收入
经营成果 [ 动态 ] 费用 利润表要素
利润
①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的三大特征: ②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③应当首先要符合资产的定义。
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①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
负债的确认条件: ②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③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所有者权益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③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
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
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①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收入 收入的特征: ②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③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