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影视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整理
视听语言的视觉构成
【镜头的类别】
景别: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拍摄角度:平拍、仰拍、俯拍(表现宏大场面)
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运动姿态、富有变化)——正侧,斜侧(立体感、纵深感)、背面
镜头的焦距: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
镜头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升、降
时间:长镜头、短镜头
表现方式:主观镜头、客观镜头
只有自然景物的镜头称为“空镜头”(承上启下画面连接作用,介绍环境,渲染抒情)
远景:视距最远的景别。
【作用】 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
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
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全景:表现范围比远景小,只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不包括它周围的环境。能清晰看到 人物的全部动作。
【作用】介绍环境,表现气氛;
展示大幅度的动作;
刻画人物和环境的联系(常常是一个场景的拍摄总角度)。
长焦镜头:焦距>成像平面对角线大小长度;焦距越大,视场角越小,景深越小(视角窄、景深小)
光圈与景深: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进入成像系统的机械装置;光圈越大,光圈系数越小,景深越小
【作用】使横向运动的主体速度感加强;
景物压缩效果;
可以利用焦点的变换,改变画面中的清晰范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广角镜头:焦距<成像平面对角线大小长度;景深大
【作用】对纵深景物有近大远小的夸张表现;
被摄物体本身纵向运动的速度感加强;
减少视觉晃动,常用于新闻采访中
平拍: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用】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仰拍
【作用】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俯拍
【作用】画面中地平线处于上端,使地平面上的景物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拍摄人物时可使形象显得渺少
推镜头:有视觉前移效果;画面由远视距景别连续过渡到近视距景别;将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 境由大变小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
【作用】突出主体、突出重点、突出细节;
表现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影响运动物体的动感;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的推镜头,会减弱该物体的动感;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推镜头,会增强该物体的动感。
当推出的是人物的脸部特写时,常常是为了表现某种原因引起的主体人物紧张或受到震撼的精神状态。
推镜头的速度可快可慢。
快推显得节奏急促,视觉冲击力强,可造成紧张不安的感觉;有强调作用;表现出被突发事件所震惊的效果,有比较强的情节因素。
慢推显得节奏舒缓,可显示安宁、幽静的气氛,有比较强的抒情意味。
【举例】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时间段:00:07:50~00:07:55里昂去完成杀人任务。背面,近景,平拍。被杀者呼吸声沉重,脚步急促紧张,举枪向后退去。镜头后拉,缓慢。突出了神秘紧张的气氛。视觉后移,逐渐没入黑暗中。镜头缓慢前推,近景~特写。镜头快切至人物正面特写。里昂拿刀的手从黑暗中伸出,割向被杀者的喉头。缓慢的后拉前腿镜头营造出悬念,让观众随之心跳加快……
拉镜头:视觉后移效果;画面由近视距景别连续过渡到远视距景别;使被摄主体由大变小,周围环境 由小变大
【作用】
表现局部与整体或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
从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的想象和猜测,形成悬念
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
影响运动物体的动感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的拉镜头,会减弱该物体的动感;
与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拉镜头,会增强该物体的动感。
【举例】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 空镜头 放于窗台上的绿色植物 缓慢后拉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结尾
摇镜头: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 学镜头轴线拍摄的镜头;
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通过镜头摇动,实现了画面内容的变化
【作用】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利用摇镜头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
跟随运动物体
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几个物体的内在联系;
用快速的摇镜头(即甩镜头)既可表现几个事物的内在联系,又可强调某种气氛
【举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时间段:
移镜头:移动镜头有前移动(推)、后移动(拉)、横移动、曲线移动等几类;
移镜头反映和还原出了人们平时在运动中观察物体的视觉感受;
画面框架、画面内物体始终处在运动中,静态物体呈现出明显的动势和位移
【作用】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