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英雄形象解读.doc
中国古典文学中英雄形象解读
TOC\o1-2\h\u18365第一章走进中国古典文学的英雄世界 1
4065第二章古典文学英雄形象的多样呈现 1
7905第三章剖析《三国演义》中的英雄群像 2
4812第四章从《水浒传》看草莽英雄的特质 2
3767第五章我看古典文学英雄的共性与个性 2
9378第六章英雄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3
21457第七章古典文学英雄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
2469第八章回味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 3
第一章走进中国古典文学的英雄世界
中国古典文学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英雄故事。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开始,英雄的形象就已经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像后羿射日的故事,那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焦了大地,后羿挺身而出,“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射箭技艺,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再看精卫填海,小小的精卫鸟,为了复仇,为了填平大海,日复一日地衔着树枝和石块,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可看作一种英雄特质。这些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充满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和伟大人格的向往。还有《史记》中的刺客列传,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漆身吞炭,多次行刺赵襄子,他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种重义气的形象也是英雄的一种。中国古典文学的英雄世界,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丰富起来。
第二章古典文学英雄形象的多样呈现
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那可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驰骋沙场的将军,有的是劫富济贫的侠盗,还有的是充满智慧的谋士。就拿《说岳全传》来说吧,岳飞那就是典型的英雄形象。他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与金兵作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词就充分体现了他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收复山河的决心。他训练出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的爱戴。而在《聊斋志异》里,也有英雄形象的存在。像席方平,他为了替父伸冤,不惧地府的黑暗和种种折磨,坚决抗争到底。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典文学中的英雄,无论是在阳间还是在阴间,无论是通过武力还是智慧,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英雄的气概,他们的形象丰富而多元。
第三章剖析《三国演义》中的英雄群像
《三国演义》那可是英雄云集的一部古典名著。刘备就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英雄。他虽然出身低微,但心怀大志,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他待人宽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一理念不仅影响着他的儿子刘禅,也体现了他的仁德。诸葛亮更是智慧的化身,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赤壁之战时,他巧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有关羽,他武艺高强,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只为了回到刘备身边。曹操也是一个复杂的英雄形象,他既有雄才大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有奸诈多疑的一面。这些英雄人物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相互博弈,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命运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画卷。
第四章从《水浒传》看草莽英雄的特质
《水浒传》里的英雄啊,大都是草莽出身。这些英雄有着独特的特质。像鲁智深,他为人豪爽仗义。当他看到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负时,二话不说就要为他们出头。他三拳打死镇关西,“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一段描写把鲁智深的勇猛展现得淋漓尽致。武松也是如此,他景阳冈打虎,“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这打虎的壮举尽显他的英勇。而且这些草莽英雄们重义气,他们在梁山聚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草莽间的情义也是他们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我看古典文学英雄的共性与个性
古典文学中的英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方面,很多英雄都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就像前面提到的岳飞,他为了抗击金兵,保卫国家,这是正义之举;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出头也是出于正义。而且英雄们大多勇敢无畏,后羿射日、武松打虎都是勇敢的体现。在个性上呢,每个英雄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诸葛亮的智慧是他的独特之处,他能巧妙地运用谋略在战争中取胜,这种智慧在众多英雄中独树一帜。李逵则是个鲁莽的英雄,他行事冲动,“黑旋风”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他在战场上总是奋勇向前,但是有时候也会因为过于鲁莽而误事。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存在,让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
第六章英雄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形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杨家将》为例,杨家将一门忠烈,他们世代为宋朝抵御外敌。这种英雄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杨家儿郎齐上阵”,为了国家,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对国家忠诚的最高体现。在